课程:
- 1、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 2、求一篇关于:“我国内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谢谢!
- 3、现代审计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 4、审计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 5、内部审计职能的建议对策
- 6、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1、对内部审计职能的理解较为模糊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是一种行政命令的产物,在初期形成了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上的模糊认识,至今仍有些企业内部审计难以融人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更不用说当时不少企业及其管理当局对之很不理解甚至有抵制情绪,其结果直接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履行其监督评价职能及开展保证咨询活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性服务的作用,导致我国内部审计存在诸多不足。
2、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是使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的必要条件。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独立性,审计结果将毫无意义。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纪检、监察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常规部门,受主管财务的副总领导,仅有极少数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隶属于审计委员会。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虽然对审计委员会作出了“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专业人士。”的规定,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国有股东“缺位”情况普遍,对公司经理人员缺乏有效约束,“内部人控制”严重。审计委员会也并没有要求全部成员为独立懂事,内部审计即使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其独立性也非常有限。而国外内部审计愈加强调提高内审组织的地位,突出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审部门转为直接向总裁或董事会报告工作,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跨国公司如福特、百事可乐、波音等甚至设立了副总裁级的总审计师。
3、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对企业经营决策参与有限多数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及职能本质特征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账。随经济发展虽然有所好转,但总体上没有根本性的改进。直至现阶段,我国仍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而使内部审计多属财务性质,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加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的作用认识上存在偏差,一直认为内部审计是差错防弊,以评价为主,对审计建议重视不够。这直接导致我国不少企业对内部审计所能提供的评价、咨询等服务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事实上,企业在制度制订、工程项目、重要合同、投资决策、资金使用、财务规划甚至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非常需要内部审计的支持与服务,但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却被常常别忽略,或者有些被赋予不应有的职责。在这些企业中,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管理方面的作用未被充分认知或未被正确认识,内部审计机构并没有被看作是企业整体的或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4、审计技术落后
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审计调查,对组织中存在的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和评估、预测。特别是国外自20世纪中期以来,审计界开发出了多种审计抽样方法和选样技术方法,大量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如acl等等,并通过建立各种审计风险模型的方式,减少自身工作风险。而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却一直以手工查账为主,凭审计人员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通过随意抽样进行,较少运用统计抽样和机辅助审计软件,审计工作的风险无法量化。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5、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尚待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地位不高,难以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无法完成自身的吐故纳新。特别是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经常将一些“老、弱、病”或不好安置的人员放到审计部门,长期以往造成内部审计从业人员中有相当数量人员年龄偏大,且不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另外,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对财务工作的“差错防弊”,习惯于从财务人员中挑选审计人员,造成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特别是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知识极为欠缺。这也是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上述诸多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国外各类公司都把审计人员配备作为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必要条件。朗讯公司的75名审计师中有30名工商管理硕士,35名审计师拥有相关证书。审计部门努力让每个人的才能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为此设计了非常详细的技能矩阵,然后将这一技能矩阵用于审计工作的分派和个人发展的监测。
总之,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差,审计范围受限制,审计方法落后,审计结果的质量大打折扣。而且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职能认识的浅薄,再加上长期忽视后续审计工作,致使审计结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为组织增加价值。而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已经运用各种方法、开发各种技术手段为企业增加价值服务。如微软公司使用问题管理器用来解决审计跟进程序的问题。该工具属于管理部门,他们负责问题的跟进解决,每季度跟踪数据库,并与审计按期接口,按季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而且,审计委员会每年会有两次收到有关内审和外审问题的状况报告。当问题解决之后,文件存档而且可以随时查询。
求一篇关于:“我国内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谢谢!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
的发挥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机构的设置、人员
的配备、职权的界定最初都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尤其是我国内部审计机
构往往被要求代表国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在此意识指导下,企业内部审
计产生的动因使其成为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仿佛是国家安插在企业的“线
人”
。受这种惯性认识的影响,加之内部审计的无作为表现,我国企业管理当
局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所持的麻木不仁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按照规定,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
展工作。
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
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
或纪委监察部门。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很不合理,从而大大
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但在某
些情况下,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
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
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
,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
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
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不利于企业改善
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自于企业财会部门或者其他部门,
这部分人虽然基本上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专业知识面窄,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
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另外,内部审计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现象严重,也
阻碍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的发挥。
三、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内部审计毕竟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企业内部的事务终究要靠企业自身来解
决。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单凭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
企业管理当局的积极呼应。
只有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内部
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企业的各级领
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公司治
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所从事的是总经理或总
裁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第二纪委,而是企
业管理当局的参谋或顾问。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对于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
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另外,
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
配备总审计师。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澄清错误认识
首先,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制定相应规定以确保内部审计机
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如由单位一把手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
部审计的结果直接向最高领导人汇报。其次,还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工
作的宣传和教育,使各部门认识到,内部审计旨在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
标,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某个人的“查错纠弊”
,使各部门都能积极配合内
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实施参与式审计方式
由于内部审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为本组织增加价值,所
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
即由
过去的“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
评估转变。相应的,在审计方法上也要由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
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为主转变。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应该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
以此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其次,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
的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已不能适应现代
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
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以改变内部审计主要由财会人员所构成的这一不
合理现状。最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
新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
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有关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
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
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现代审计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现行审计制度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应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但在现行制度下很难做到这一点。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承担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被审企业自行聘用的,被审企业如果不满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则该事务所就必然面临被炒鱿鱼的后果。这事实上形成了被审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被审企业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和上帝。巨大的商业利益必然会驱使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其雇主的需要,使审计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以安然案为例,多年来安达信一直为安然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仅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收取的审计和服务费就分别高达2500万美元和2700万美元。巨大的商业利益使安达信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具有职业道德和良心的会计师也是无能为力的。正如一位已离开安达信的高级雇员所说:“在公司里,如果哪位会计师敢说拒绝在报告上签字,他立刻就会被炒鱿鱼”。事实和逻辑都说明,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已形成事实上的商业合作伙伴,这是现行审计制度存在的最大漏洞和缺陷。
2、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更使审计不可能客观公正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为被审企业提供管理和会计咨询服务,其初衷是希望借助注册会计师丰富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经验,规范被审企业的会计业务和依法纳税等。但会计师事务所过度地介入被审企业的业务活动,必然会将两者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审计就不可能再具有独立性,要求客观公正就只能是奢望,安然案暴露的问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安达信有100多名雇员专门为安然提供各种服务,每周从安然收取100多万美元的服务费用。为便于更紧密的合作,从1995年开始,安然还将其内部审计也交给了安达信,甚至连财务长也是从安达信聘用的,安达信的休斯敦分公司几乎已和安然“完美”地结合成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安达信对安然的审计,就形同用自己的一只手去审计监督自己另一只手的荒唐局面,自然不可能再具有独立、客观和公正性。
审计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我们内审同仁有一个广泛的共识:只审计,不披露,等于没审计;只披露,不查处,等于没披露;只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查处。
审计整改是审计项目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审计发现转化为审计价值的关键环节。
但是,整改难却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问题屡查屡犯,很难彻底整改;很多问题审计发现后,却无法整改。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只有我们了解整改难的症结在哪里,我们才能真正推动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才能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难是个普遍问题。为什么审计发现问题难以整改,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只有了解到原因有哪些才能真正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下面列示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难的十大原因:
一、问题整改未触及责任主体的根本利益
很多文章里谈到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难的首要原因是被审计单位重视不够。其实之所以重视不够,最底层的原因是问题整改未触及责任主体的根本利益。如果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硬性指标,作为年终绩效的参考因素之一,这样责任主体一定会重视问题的整改。这就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见兔子不撒鹰”。经济组织里,以利益导向来决定行动也在常理之中。
二、问题整改主体责任意识不高
虽然说利益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责任意识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担当。责任意识不高有时候跟企业文化有关系,有时候跟制度执行有关系。当有制度不去执行而相安无事,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责任意识。
三、问题整改的责任划分不清
有时候一个问题涉及两个以上的责任主体,如果整改责任划分不清,要么会造成各主体都不去管,要么造成多头管理反而产生纠纷。如果再加上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各方就会开始推诿,使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问题整改责任的划分是由被审计单位来负责的,牵头部门需要有更高的权威性,或者有分管领导督导。
四、问题整改的要求与实际有差距
有时候,或者是个别时候,被审计单位也想把问题整改掉,但是条件不允许啊。例如,审计部门查出被审计单位未遵循岗位牵制原则,存在不相容岗位由一人担任的情况,而实际情况是,由于上级人力部门下达的人力编制有限或人力成本有限,不相容岗位只能有一个人来负责。这种情况就不能要求被审计单位限期分设两个岗位,而是要通过其他形式来实施控制了。
五、问题整改未建立长效机制
不是所有的审计发现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完成整改,有的问题可能要持续一年以上。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是建立在从发现问题到审计报告反馈再到整改通知再到整改验收以及后续审计的闭环管理流程基础上。有的审计部门只对上年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追踪,而对以往年度的发现问题整改追踪有所松懈。有的审计部门建立了整改台账销号办法,是可以借鉴的好的经验。
六、问题整改的督导力度不够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由谁来督导?审计部门有义务进行督导,但问题整改的督导不仅仅是审计部门的责任,合规部门、内控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主责单位的上级部门等都有督导的责任。理论上说,审计发现问题的督导的最终责任不应该是审计部门的事情,但这要看审计部门所在组织的领导的态度以及审计部门自身的职能了。那些审计、合规、监察、纪检等职能融于一身的部门,会对问题整改有督导的管理责任。
七、问题整改中的问责缺失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最终由人来完成的。如果审计发现问题涉及严重的违规行为,就该按问责制度进行问责。板子打得痛了,责任人就长了记性,为了避免下次再犯,就会努力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从而也就会把整改落到实处,也就会从管理制度、流程完善和执行等下手,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八、问题整改未形成联动机制
很多时候,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即使划清了整改责任,由于缺乏联动机制,整改的效率和效果就会不佳。因此,审计部门或者是合规部门可以督导、建议被审计单位建立问题整改联动机制,不仅对已发现问题进行整改,还可以对潜在风险或控制缺陷进行联动排查,使问题整改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契机。
九、问题整改中问题具有行业特点
有些问题具有行业内长期存在并被各企业默认的情况,或者属于“潜规则”。尽管有的企业坚决抵制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给合作单位回扣,但是那些企业仍然采取违规做法,导致不公平竞争,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有些行业内的问题,企业的领导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这也造成此类问题很难整改。要想彻底根治此类问题,要么监管部门公平、统一地进行监控和处理,要么企业就放弃该类业务。所以,该类问题的整改就有很大难度。
十、组织领导对问题整改不够重视
为什么要把组织领导对问题的重视程度放在最后一条?因为正常思维的组织领导都不希望组织通过不合规的行为来获得发展,也不希望因为违规、舞弊等事件的发生影响组织的业务开展。如果发生非常重大且影响业务发展的问题,组织领导铁定紧盯着问题的整改以及制度、流程的完善。当然,也可以把这第十条放在第一条,因为组织领导首先要对审计、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定个调子。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难的原因不止是一条、两条,可能是多条,还可能是除了以上十条,还有其他原因。审计人员要能正确看待问题的整改情况,因为问题总是辩证的。如果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重要性水平越高、越是系统性的,技术上就越难整改;而如果仅仅发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那就整改容易很多。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涉及面广,触及面深。审计部门不仅要从外部来分析和寻找督促整改的办法,也要从内部来审视问题的本身。审计发现问题在审计报告上如何体现和表达出来,如何定义和定性问题,也会从形式上影响到问题整改的结果。
内部审计职能的建议对策
1.监督与服务并重.协调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
第一,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并与国际接轨。“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侧重于“服务”.但本质并非排除放弃监督.相反,其目的正是通过“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其监督职能的到位.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置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多重职能也给监督者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他们可以自由参与企业内各种经营管理工作。培养开阔的视野,因而拥有更多机会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整合增效。第二, 内部审计人员在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与被审计人员发展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分析存在问题的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工作的各项措施.使被审计人员认识到审计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一种威胁。这种关系可以使审计人员更好地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 同时又可以使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都能受益。内部审计部门按时保质提供审计服务,提供效率更高、更有效的内部审计职能.想方设法通过改善内部审计绩效、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以巩固、提高其组织地位
2.积极营销.提升内部审计职能形象
内部审计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建立新的形象.从以监督为主的“警察”角色向企业的“参谋”、“智囊”角色转变。第一, 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全面分析审计需求,及时提供所需服务.并要将所提建议当作本部门的服务产品向管理当局积极推销,以大大提高审计的效果。第二,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 努力扩充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革新工作方法(如特别强调联合被审计部门一起进行审计),紧紧围绕企业经营风险的甄别评估、控制和防范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第三。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提供与外位的时间和业务熟悉优势. 更及时地发现雇员舞弊和财务错漏,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以争取管理当局的重视和支持。积极活跃的内部审计能够在提高企业收益、改进经营程序、增进部门交流、加强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审计部门要通过开放的沟通方式、职业技术、专业知识和诚信的工作态度,促进控制环境的完善,为所服务的组织增加价值.提升自己在企业内部积极的职能形象。
3.加快内部审计师职业化队伍建设
我国的内审工作要从擅长“监督型”的内审人员向“服务型”、“增值型”转型,必须走职业化发展的路子。职业化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个多面手,具备多种专业技能.在必要时可以充当经营咨询专家、心理学家、后备支援人员和风险控制人员等多种角色, 因此职业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强、更具备客观性.审计技术水平更高.服务范围更广。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化和资格化、内部审计组织的行业化和社会化、内部审计执业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内部审计职业化的显著特征。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组织全国性的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统一考试和引进CIA考试,很大程度上为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迈出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快速发展. 内部审计协会要成为内部审计师的自律管理机构, 由协会负责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从业标准,并对内部审计从业者进行资格认证和评价,完善内部审计的后续教育培训机制:要在建立从业规范、强化资格管理、开展自我监管、维护运行机制、推动行业发展,培育内部审汁人才市场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赵海英近年来,我国的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内部审计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
应看到,我国的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内部审计监督尚未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内在需要。一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因而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对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缺乏全面认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从整体上看,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内在需要。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西方国家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独立性较强。而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表面上也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受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独立性差,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及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3.专业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审计工作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审计、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更有甚者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难以深层次的发现问题。
4.内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相适应。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大多是以已发生的事项为被审计对象,重点审查其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目的是防止、检查财务收支的错弊,这样使内部审计工作仅仅局限于事后审计。
5.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不健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条件限制,缺乏政府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
6.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缺乏有效结合。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对策
1.转变态度,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努力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鉴证、评价等职能作用。
2.在机构设置上,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审计部应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
3.在内审队伍的构成上,应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组织结构发展。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人才,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使内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4.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应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及事中审计,将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的作用将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5.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体制,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政府审计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体系。
6.内部审计应从单一靠内审机构人员的力量向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另一方面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提高内审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