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一、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从两个侧面来理解这一相互关系的特点。
一个侧面是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尽管幼儿年幼小,但丝毫不影响这一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首要而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基础。
另一个侧面是从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幼儿地位和权利的责任具体化为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成为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等权利最主要的维护者,幼儿则是被保护者。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幼儿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
二、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新型的家园合作关系意味着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让幼儿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支持、强化幼儿园教育,使家长与教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互相接纳、融洽,互帮互长,从而实现家园合作的理想,即教育合力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教师与幼儿的三种关系
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从两个侧面来理解这一相互关系的特点。
一个侧面是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尽管幼儿年幼小,但丝毫不影响这一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首要而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基础。
另一个侧面是从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幼儿地位和权利的责任具体化为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成为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等权利最主要的维护者,幼儿则是被保护者。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幼儿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
幼儿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定位
两者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是主导者,有着绝对权威。
比如说在幼儿园的师幼互动中,幼儿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所以说教师很多时候应该出于辅助地位,在帮助幼儿学习等等。
但要做到师幼平等这一点在现实中还是任重道远的。
(1)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与父母分开,开始融入幼儿园生活集体之中。一些幼儿在情感上容易发生不适应现象,出现哭闹、破坏东西、拒绝进食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要充当孩子第二个妈妈的角色,与幼儿进行互动,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孩子自然就降低了抵触情绪。
(2)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掌握孩子言行举止,并从他们的行动中寻找孩子需求点和兴趣爱好。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游戏中,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孩子言行,并适当辅导他们的活动,给予鼓励,促进孩子更好地完成游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兴趣,并在教学中进行适当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3)幼儿日常生活的知心朋友。幼儿教师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还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习之中。例如,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表演,在老鹰抓小鸡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鸡妈妈角色,保护小朋友。这样既能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还能促进游戏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另外,幼儿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好地掌握孩子们的动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获得孩子信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收获友谊,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也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浅谈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师幼关系
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 田君兰
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平等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如果师幼关系紧张、感情冷漠、互不关心,那么孩子就会对老师的教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开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创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呢?我认为大家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用无私的爱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
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所接触的人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是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权威”,教师如何对待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将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幼儿刚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他们难免会感到焦虑,担心,恐慌。教师应当理解幼儿的这种表现,教师要对幼儿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时时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幼儿,和蔼可亲地与幼儿说话。对幼儿的哭泣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大声训斥。如入园不久的幼儿,对集体生活不适应,会哭闹好长时间。此时,教师应该坐在幼儿的身边,给他(她)擦擦眼泪,甚至将他们抱在怀里,和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慢慢的幼儿对教师的戒备心理消除了,他们会很自然的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
二、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孩子的生活经验少,知识贫乏,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孩子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教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总是努力要把自己的思想、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没有了自我,情感、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师的操纵中被压抑着,教育活动的效果肯定不佳。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教师应该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成天总是问东问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面对成天闯祸的孩子,教师如果过于严厉地批评,甚至体罚。那么幼儿会越来越害怕教师,并与教师疏远;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与教师对立。可见,教师对幼儿所犯错误处理不当会对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总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支持系统,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全体幼儿教师要努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师幼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一、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
“倾听”在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倾听、观察行为无疑可以向孩子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在倾听、观察中教师能捕捉到孩子瞬间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能发现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如中班的科学活动“好用的牙刷” 结束之后,好多孩子对“刷子”产生了兴趣,于是主题活动“刷子”生成了。孩子们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有的从家里带来了鞋刷、杯刷,老师也同样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刷子,有水池刷、眉刷、口红刷、油漆刷等等。特别是在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使用刷子的过程中,通过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了解外形特征);拿一拿、用一用(学习如何使用);交换使用刷子(了解各种刷子的用途);记一记(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从而在充分感知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技能与经验。我想: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才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二、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使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例如有一次我带中班孩子们在菜地里种植青菜。孩子们一边学习种植,一边向我提出“为什么要把种子种到土里?”“为什么要给它浇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没有急于回答他们,而是给他们抛出了我的问题“把种子放在水里或是直接放在盘子里可以发芽吗?”有的说可以发芽,有的说不可以发芽,当幼儿回答各种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我提出大家一起做个实验,把种子放在水里和盘子里,过几天再看结果,这又激起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种子发芽的兴趣,推动了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瑞吉欧有句格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教师通过观察,倾听,参与幼儿的活动,掌握幼儿活动的脉搏,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使活动得以开展、维持、延续直至结束。
三、成为创造型教师
幼儿时期是创造性与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与创造力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
教师要相信自己能创新: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对教师来说,要紧的事是把自己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激发教师创新的意识:幼儿教师要共同参与,创设民主氛围,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建立一个平等、尊重、友好与积极的心境状态,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的环境:创新教育需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易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使教师的生活充满情趣,工作也充满活力;享受创新的快乐:采用以游戏为切入口,抓住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培育智慧火花:点拨幼儿创造的思路,激发幼儿创造的激情,创新从问题开始,敢于异想天开,精于新的组合,善于独辟新境,这也是“创造”的奥秘所在。
四、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
跨入21世纪,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幼儿教师应该更新自己原有的学习观念,树立起新的学习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知识,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成为学习型教师。教师要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进行科研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研究儿童心理以及行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有归纳分析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教师还必须具备总结,撰写教育经验与科研论文的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对儿童的看法不同,对儿童的态度、教育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儿童观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幼儿教育。
(二)现代儿童观和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一儿童观的新发展带来了20世纪中、后期儿童教育令人鼓舞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为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发展权,教育不仅在量的方面飞速扩展,而且在质的方面日益优化,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三)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基于上述的儿童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个方面是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尽管幼儿年幼弱小,但丝毫不影响这一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是幼儿园所有人际关系中首要而基本的关系,是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基础。
另一个方面是从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社会保障幼儿地位和权利的责任具体化为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成为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等权利最主要的维护者,幼儿则是被保护者;教师作为成熟的社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儿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和幼儿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不认识到这一点会导致教师的失职,导致教育上的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