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城市主要有哪几种功能定位
城市功能(city function),亦称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承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城市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可将城市功能定位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政治中心。绝大多数城市一般都是区域内各级政府机构及相关政治团体的所在地,从而使其成为该级政府辖区的政治中心,利用城市方便快捷的交通与信息传递等便利条件,城市集中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与政治活动。在中国,城市集中了国家各类党政机关、社团组织及其他政治组织;特别是县级以上的各类组织机构,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从而,中国的城市首先具有一定区域内政治中心的职能。世界上有一些城市也是以政治中心定位而闻名于世的,它们往往是国际性组织所在地或国家的首都。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就有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和数百个国际机构设在该市,因而有“欧洲首都”之称;而瑞士的日内瓦,则云集联合国驻欧洲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讯联盟、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总部等200多个国际机构,是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之一,其外籍居民占城市人口2/3以上。
二是经济中心。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从而成为一定区域中的消费中心和生产中心。城市不仅以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大量的就业机会、先进的技术水平、便利的基础设施和繁荣的文明成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还以其规模化的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丰富多样的产品和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等优势对一定的区域产生巨大的辐射力。所以,大多数城市都是不同等级区域内的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发挥着消费中心、生产中心、商品流通中心的职能,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是交通中心。城市往往位于水、陆、空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上,从而不仅节约了人口、物资流动的运输费用,而且依托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其所在区域与全国乃至世界有效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的功能。有些城市即是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国内或国际的交通要冲的,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就是欧洲最主要的国际航空港之一;新加坡因其地处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和最主要的海港之一。
四是文化中心。由于人口的密集性和异质性,城市容易激发与活跃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和新的生活方式。有的城市或因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因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或因科技教育特别发达而地位显赫。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就是以其瑰丽的中世纪建筑、丰富的历代艺术珍品和奇特的“水城”风貌而著称于世;如法国的戛纳,这个南部海滨的蕞尔小城,却在国际上名声大振,只因为它每年度的电影节,是世界上公认的水平最高的三大电影节之一,代表着电影文化时尚;另外像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则是科教兴城的典型。
五是信息中心。大多数城市都是一定区域内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功能与城市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作用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正是由于频繁而集中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活动,才使城市成为信息产生、汇集、过滤和扩散的中心,从而又反过来支持了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已成为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大产业。城市作为信息中心的功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是旅游中心。城市地处交通要冲,文化娱乐休闲设施完善,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成果,因而成为一定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业甚至成为一些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如美国夏威夷的火奴鲁鲁,这个太平洋上的璀璨明珠,其知名度之高,远胜于美国的许多州府。
七是宗教中心。一些城市以多种宗教并存而著称,或在某种宗教中的特殊地位而驰名于世,前者如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位一体的圣地,由于其历史地位特殊,联合国于1947年决议设定其为国际城市;后者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便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朝觐和观光者数十倍于本城市的居民。
上述功能定位,只要是城市多少都具备一些条件,只是不同的城市有的功能较强,有的则较弱;有的功能影响面较广,有的则影响范围有限。根据城市某种功能的强弱,人们可以确定某一城市的性质,并进而确定其发展方向。某一城市在某一功能上的特殊重要性实际上也就构成了该城市的特殊功能。
西宁城市定位
有着4年建设历程,投资262亿元,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给青海西藏两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青藏高原有了打造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相媲美的青藏经济带的坚实基础。作为青藏铁路起点的西宁,在西部、在全国的定位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把握好新的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
一、青藏铁路对西宁定位的影响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藏高原的
地形、气候、矿藏等自然基础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的,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
1、交通枢纽网络逐步形成
青藏铁路开行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5条线路。今后还将依托拉萨火车站,向东建设拉萨至林芝、向西建设拉萨至日喀则、向南建设日喀则至亚东等3条青藏铁路的支线,敦煌铁路也即将与青藏铁路对接。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正在谋划西南部的南亚陆路大通道,由青藏铁路向南延伸经亚东出境,与印度铁路网连接,形成一条通向南亚次大陆的战略通道,成为中国通往南亚乃至南亚国家出印度洋走向世界的一条南亚大动脉。西宁作为进出西藏的必经要道之一,具有公路、航空、铁路三大立体交通优势,其中青藏铁路更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黄金通道”。历史上西宁就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咽喉”、“天河锁钥”之称。青藏铁路使西宁的这一地理优势更加显现出来,使西宁成为全国重要关节点和交通枢纽。
2、中心城市地位更加明显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对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从青藏高原看,西宁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区和牧区、汉藏文化的交汇点,是联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的通衢,是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是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可以成为青藏高原开发开放的先导示范区,对辐射带动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作为西宁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青藏高原发挥交通通讯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经济与技术开发中心、资源精深加工中心和商住休闲中心的作用,成为青藏经济带对外开放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消费和生产要素快速流动的城市。
3、创新窗口作用更加显现
作为起点城市、中心城市,西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青海的形象,代表着青藏高原的形象。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宁市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5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日趋现代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自身的面貌,而且为全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发挥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西部,西宁可以辐射整个青藏高原乃至甘肃西部、四川北部约230万平方公里、14座城市、140个建制镇、近1000万人口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西宁是最大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是这个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和辐射源。跳出西宁看西宁,为全省提供服务,为青藏经济带发展提供“试验田”,为青藏经济带发展创新机制、创造经验、提供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全国东中西互动加剧,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交通、信息、物流、人流的发达,极大地提升了西宁的“窗口”地位。
4、发展基地正在形成
西宁是青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交通便利,背靠省内丰富资源,应当成为青藏高原发展的基地。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青藏高原盐湖的硼、锂、铯、钾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测算:硼、锂、铯资源分别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0%、12%和26.7%。钾资源约占我国资源量的14%。世界著名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横贯全区,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金属资源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区内典型的成矿带有巴颜喀拉——甘孜构造——成矿带、羌塘——三江构造——成矿带、祁连构成矿带、昆仑构造——成矿带、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成矿带。仅藏北“资源走廊”矿产资源潜在价值高达6万亿元,显示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在矿产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占有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青藏
高原作为全国经济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最容易得到发展的是矿业,利用青藏铁路,走依托矿业发展经济的模式,不仅可以使西藏、青海走上资源开发的“快车道”,成为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基地,而且为青藏高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加速器”,为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进而辐射青藏高原乃至更加广阔的西部地区,更快地向全国以及南亚拓展。
二、抓住机遇,实现经济腾飞
面对新的机遇,西宁要正确认识青藏铁路带来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新的变化,积极探索发挥自己功能和优势的新形式、新举措,进一步扩大功能空间,以特别之为,立西宁之位。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走出去、引进来,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融人经济全球化,作为青藏铁路起点的西宁必能圆富民强市之梦。
1、积极发展物流业
全线贯通的青藏铁路将成为人员及物资进藏的新途径,这一大动脉将转变青海西藏传统经济的格局。公路运输到西藏的物资成本要高出铁路运输的50%以上,这就像西藏人的采购点一样,只要把西宁、格尔木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中转站,完全可以成为西藏的“物流基地”。以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等高原中小城市为点线,以青藏铁路为载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物流园区建设,加快连锁配送中心建设,促进第
三方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形成辐射青藏高原全境的物流、商贸,逐步培育西宁在青藏高原的中心城市地位,延伸并形成青藏高原纵深经济带,把西宁真正打造成西藏、新疆以及南亚的后花园和“大后方”,打造成通往广大内陆、沿海的基地。
2、优先发展旅游业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自然结构壮观、民族文化丰富、生物资源富集的地区,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着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那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还分布着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在内的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其景观、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原始性、垄断性和地区分布差异性,为构建世界旅游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目的地西移的趋势,依托青藏铁路对青藏高原旅游进行深度开发,必将在世界屋脊上打造出系列世界旅游绝品,打造出世界旅游之巅。
首先,要针对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作为顶级旅游品牌,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广大的国际市场,要定位在欧美高端市场,欧美市场是青藏铁路开通后青藏线旅游的发展重点。其次,全力提升“中国夏都”品牌。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切实在文化和内涵上下功夫,完善“行、游、住、吃、购、娱”等旅游系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使游客由看一看变为参与进去,由一日游变为数日游。第三,在体现特色中实现地区的互补效应。据旅游部门统计,到西藏旅游的多为境外旅客,并以欧美旅客居多,到青海旅游的多为省外旅客,各自旅行完后就打道回府,这固然是交通的原因,但同时
也与青海西藏旅游合作不足有关。必须依托青藏铁路进行整体规划与开发,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第四、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列车旅游是人们观赏体味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望,也是一个国家展示历史文化、民俗民情、自然风光的舞台。因此,许多国家重视列车旅游市场的开发,做出了诸如蓝色快车、冰河列车等享誉世界的品牌。青藏铁路开通西宁至拉萨超豪华旅游专列,为此提供了绝佳机遇,
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全国旅游大市场的对接,以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重点发展特色经济
西宁要利用在全省首位度高的优势和青藏线起点的优势,主动牵头,积极引导,发挥龙头作用,依托省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项目,逐步由卖资源向卖产品发展,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移,努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西宁打造成青藏高原的工业中心,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全国以资源加工转换制造为基础的特色工业城市;大力实施
“西繁东育”工程,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青海乃至青藏高原的资源精深加工中心和经济与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把西宁培育成大企业在青藏高原的总部基地。
4、大力开拓优势产品市场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高原地区优势资源,依托高原新技术,大力优化外贸结构,努力形成外贸新格局。加大外贸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力度,以调整出口产品为突破口,开发以生物制品为主的系列产品,建设优势产品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及西宁特色的出口商品,逐步增加科技投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制成品比重,实现外贸结构新的升级。以“藏毯节”、“郁金香节”、“青洽会”为平台,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强与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的合作,建设大城市的高原优势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发展西宁市高原优势农牧产品产业工程。
要抓住青藏铁路通车的重大机遇,就要把创新作为西宁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把发挥优势的根本着眼点放在增创新优势上。不仅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同时要把“特别能创新”作为根本立足点,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制度、对外开放、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和城市建设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浙江在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以“云”为形象,何时建成?
对于浙江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这个省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现如今的浙江在国内的发展也是非常的出众,经济实力依旧强悍,在浙江众多的城市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于省会杭州市了,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不仅经济实力强悍,它的旅游资源更是非常的丰富,旅游知名度很高,有大家熟知的杭州西湖、千岛湖等景点。不论是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其它行业的发展都与交通有着密切的关联,杭州既然旅游业发展的这么出色,那么它的交通网必然也是很完善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杭州如今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都很完善,不过随着不断的发展,杭州对于交通的规划也有新的突破,比如说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助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以及更好地迎接2022年亚运会的到来,杭州如今正在建设一座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它就是杭州西站。
杭州西站建设的地址是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老宣杭线仓前站北侧,根据规划,未来将会以杭州西站枢纽为核心,打造一个可以媲美钱江新城的“城西科创新城”,杭州西站建设的规模也是很大的,总占地面积约32公顷,杭州西站是一座高铁站,设计的站台规模为11台20线,整个车站的综合体建筑面积大约51万平方米,其中杭州西站的站房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杭州西站自从2019年的时候正式开工建设,如今进展比较的顺利,杭州西站最终将会建成一个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地铁、公交、出租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枢纽站,此外等到车站建成之后将会引入沪乍杭、杭临绩、湖杭、杭温四向铁路,未来随着杭州铁路网不断的完善还会有更多的线路经过这里。
杭州西站的站房以及其它综合体建筑的构思,整体都是以“云”的形象出现,“云”这个词往往与互联网、数据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杭州本身就是互联网新经济之城,以“云”为形象象征着高度发达互联网信息新经济,此外“云”既可以呼应杭州独有的山水格局,又象征了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技精神。
可能对于“云”这个词的概念很多人都比较的模糊,那么简单概括来说杭州西站建成之后给人的最直观印象就是未来科技感十足。根据规划杭州西站计划在2022年亚运会前建成运营,大家对这座车站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