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十四五规划关于农业方面的内容_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的两大定位

课程: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要贯彻落实自治区重点工作部署,坚持“四个不摘”,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要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强化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就农村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70%,所以就有这么一句话话“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政府的大事。

当前“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在人财物大量流出背景下,如何保持农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从生产秩序来讲,大量农民全家进城,他们是农村土地的承包者,但是他们不再种地。而种地农户仅靠自家承包地无法获得适度土地经营规模,他们就要求流入土地以扩大经营面积。

当农村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越来越分离时,采取何种农地政策,国家财政如何支农,就有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内涵。

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对省级重点帮扶村,一方面,强化支持政策。

一是产业扶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带动重点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长期发展,有效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资金投入支持,“十四五”期间确保每年投入重点村衔接资金100万元以上。

三是项目布局支持,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的短板弱项。

实施意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的重点项目有哪些?

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三、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从《建议》内容来看,“十四五”时期对农业农村发展是有利的。《建议》重点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五个方面做出部署。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之一,从开展村庄规划和规范村庄撤并、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夯实硬件基础。要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到2025年,村内道路网络基本形成。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推进乡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农村建设阶段,其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和机制,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在党的十九大中又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载体,乡村是中国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人与自然连接的最前沿,建设好美丽乡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规划:

1、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两者目标一致,内涵相同。这次《规划》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为工作定位,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

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个核心目标,《规划》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增加农民收入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提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着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3、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路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也密不可分。《规划》着眼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突出问题,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乡风民风、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04:06:31  回复该评论
  • 的内涵。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