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选择一个零件的定位基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工艺规程设计中,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零件加工要求、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定位基准有精基准与粗基准之分,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成为精基准。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往往先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精基准,由工艺路线向前反推,最后考虑选用哪一组表面作为粗基准才能把精基准加工出来。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2)统一基准原则: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3)互为基准原则: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4)自为基准原则: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为精基准。
上述4项选择粗基准的原则,有时不能同时兼顾,只能根据主次决择。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工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要用粗基准,粗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否,不但与第一道工序的加工有关,而且还将对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从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考虑,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
(3)便于装夹的原则:为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要求所选用的粗基准尽可能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切痕或其它缺陷,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粗、精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主要有哪些?如何分析这些原则之间的矛盾?
一、基准的选择原则
1、第一道工序,选择产品图重要的面(此时是毛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其它的面,以保证下一工序时,重要的面的加工余量均匀、能保留组织细密的表面,位置尺寸容易保证。
2、第二道工序,以第一序加工出的面做基准,加工第一序的粗基准面。加工顺序一般是先面后孔。后面的加工精基准,尽量是产品图中的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并遵循统一基准、统一基准的原则。壳体、盖类零件的精基准一般是一面两销;轴类的精基准一般是中心孔;套类零件的精基准一般是装配基准。
二、原则之间的矛盾
1、当有不要求加工余量均匀时,以有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为粗基准;
2、当没有加工余量均匀的要求时,已加工余量最小的为粗基准;
3、不能以有缺陷的表面为粗基准;
我叫李永康,做好事不留名,嗯哼~
从夹具设计角度出发,定位基准的选择涉及哪些原则
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的原则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基准重合原则即,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零件的尺寸基准是指零件装配到机器上或在加工、装夹、测量和检验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一些面、线或点。 因此,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一般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