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如何找准职责定位,正确把握三转方向
纪检监察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方式,转变作风,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执纪监督职责,是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各种矛盾的集中凸显期。面对新形势,如何科学推进纪检监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成为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履职能力的关键。如何顺利在国有中实现“三转”也成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结合国企特征,接地气地理解“三转”
中纪委提出的三转是面向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的,如何将“三转”真正落地,就要切实结合国企自身的特点,结合本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焦点,风险点,不能照本宣科,教条地推进本单位“三转”工作的开展,否则就失去了“三转”的真正意义。因此要接地气地认识“三转”。
一要聚焦主业,强化职能发挥。要通过对外收缩战线、对内优化重组的方式,集中力量突击主业。按照“明确要求、牵头负责、直接相关”的处理原则,全面梳理、精减纪委监察部门牵
收集线索、信访初核、查办案件的工作量非常小,有的小单位甚至几年都无线索可查,纪委、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职责几乎没有实现。转变职能后,实现“再监督、再检查”后,“没有必要参加的不参加”、“不该管的交出去”,原来参与主业中的“阵地”要退出来,是否降低了纪委在围绕单位中心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使纪检监察工作边缘化?
2、环境顾虑:一起“转”才是真的“转”。“三转”的根本是转职能,但仅有纪委“转”是不够的,要其他相关部门一起“转”,才能真正实现职能的转变,各司其职,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自我监督作用和纪委的再监督作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转变的,如何带动相关部门一起实现“转职能”,也是开展“转职能”的难点问题。
3、风险顾虑:纪委实现“再监督、再检查”的职能,退出“过程监督”的环节,其他部门自我监督若跟不上,“过程风险”将如何防范,要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4、能力顾虑:“三转”就是改“种别人的地”为“种自己的田”,但是大多数中的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经验都是师傅带或者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摸索,或者延续以往的工作经验,要开展“监督的在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对纪检监察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很多单位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对实现“三转”效果有所影响。同时聚焦查案主业之后,很多同志认为,纪检监察岗位的“天花板”效应更为明显,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通道更窄,更难吸引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也为队伍建设提出难题。
三、找准“关键点”,推进“三转”顺利实现
国有纪检监察进行“三转”,要结合自身特点,在找准定位、创新方式、强化作风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扎根的土壤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准确定位,为落实“三转”夯实基础
纪检监察在“三转”中,应着力转变越位、错位的职责范畴,在转变职能中强化职能。要找准职能地位,强化主业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责任任务,发挥好“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认真落实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厘清各职能部门工作边界,坚决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把该管的事管住、关好,避免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情况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四个改变”。
一是改变原来成立或参加议事协调,参与业务部门业务检查等工作的习惯,运用廉政约谈汇报、提出监察建议等方式,履行监察职责,开展监察业务。
二是改变过去冲锋在前,牵头主抓的工作思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把监督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承担监管职能的监督上来,把监察力量从复杂的具体检查事务中解脱出来。
三是改变过去参与一般性业务的做法,向履职监督转变,采取问题导向,聚焦腐败问题、作风问题、纪律问题,集中精力开展监督检查,防止将监督主体错位为执行主体。
四是改变过去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的做法,把事前、事中的职责交还给业务主管部门,把职能回归到问责、问廉、问效上来,对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工作失职以及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查处,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政治监督的内容是什么?
政治监督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的监督;党内规章制度的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思想作风的监督。
政治监督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集中体现在政治监督的主要内容方面。纪委主要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开展监督,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作了详尽规定。党内监督的内容和要求,也都适用于国家监察监督。
最根本最重要的监督职责就是“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两个维护”是我们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初衷,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动摇、放松。
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监督工作时,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聚焦“七个有之”“五个必须”,把不忠诚不维护核心、破坏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两面人”及时甄别出来,清除出去。
扩展资料:
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当前,要把“六稳”“六保”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的重要内容,逐条对标、逐条找差距、逐条抓落实。
政治监督强化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思维。一体推进不是空间上几个事项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时间上几个阶段的简单拼接,而是各方力量有效的整合,让每一股力量都精准到位,每一股力量都恰到好处,每一份资源都物尽其用。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上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决,要全面激活各个政治监督主体、有效运用各种政治监督手段、充分挖掘各类政治监督资源,一体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规范化。
如何把监督职责和监督任务履行好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责任”,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举措,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保障。下面,就纪委如何履行好监督责任,谈一点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根本原则 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体,纪委是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是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是检查、督促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纪委的主责就是抓“牛鼻子”、种“责任田”,就是监督。只有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纪委的工作才有了主心骨、有了航向标,才不会迷失方向,才明白了监督什么、怎样监督、为什么监督的问题。党委负主体责任,不是说纪委监督责任降低了,恰恰相反,越是强调党委主体责任,越是对纪委监督责任提出更高、更严格要求,因为纪委工作干得越出色,党委工作才会落实地更彻底。 二、抓好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切入点 抓工作不抓干部不行,抓干部不抓作风不行,抓住了干部作风,就抓住了根本和关键。一切违纪违法行为,无一不是作风的问题、无一不是监督的责任。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就必须从抓作风开始,必须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问题作为履行职责的切入点、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不懈抓好“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不仅可以净化广大干部队伍,以良好的政风带动社风促进民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投资环境,也可以有效降低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既履行了责任也保护了干部。 三、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手段 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决、严厉打击腐败分子,这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手段,也是“终极”手段,是维护党的纪律、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最后“防线”。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的案件,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及发生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案件,易发多发、层出不穷,因此,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有“武松”的勇气和胆识,不仅要多打“老虎”,更要勤拍“苍蝇”,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以零容忍态度向腐败分子“亮剑”,形成有力震慑、高压态势,不辱使命,切实履行好执纪监督的职责。 四、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保障 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法宝,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保障。“三转”就是要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我们不是职能部门,具体业务必须交还主责部门,我们的主业是查办案件;我们不是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主体责任我们不能越俎代庖,我们承担的监督责任。进一步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使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思路更加顺畅、权责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途径。 五、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前提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内部监督管理,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首要前提。我们是执纪执法的主体,因此,首先必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可树立“威信”、才可服众,才会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知纪知法、遵纪守法。“公生明、廉生威”,我们要练就扎实的工作作风、纯净的生活作风,经得起监督和考验,做榜样、树典型,既是对自身素质提高,也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动宣传。“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情况的内部督查,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做到“家丑不自捂”,坚决防止“灯下黑”。 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切实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必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这是基础,是根本所在。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神圣庄严的工作,是党的保健卫士,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业务是干不好的,没有坚强的党性、淡泊名利的思想是干不长的,因此,必须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把政治素质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干部,把愿干、敢干、会干的干部选拔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来。全面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培养,积极为他们创造环境条件,不断提升其履职尽责的能力,使他们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牢固,改进作风更加坚决,责任意识更加强烈,自我约束更加严格,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全面适应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需要,为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地履行监督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级纪委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亵渎党章赋予的崇高荣誉,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与信任,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责任。
如何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
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必须协助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更多地担负起惩治腐败方面的责任,组织协调有关力量,加大办案力度。
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要求,保证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落实好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约谈汇报等制度。
坚持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扩展资料:
落实监督责任是纪委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地位、设置和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提出了纪委的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归结起来,就是监督执纪问责。
纪委负监督责任,履行监督职责,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对纪委职责的准确定位,各级纪委只有履行好这个“专责”,才能真正成为党章党纪的维护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捍卫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推进者。
落实监督责任,各级纪委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要带头尊崇党章,把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任务,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做党章的坚定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
要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监督重点,注重加强对“一把手”教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经常性、监督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处理。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把信任激励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要把党内监督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敦促党员、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使全党同志逐渐习惯于在同志间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
坚持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督促被监督单位党组织和派驻纪检组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监督责任
纪委如何做好专项监督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面对要求愈高、任务愈重的监督职责,如何更好地破题起笔、深化发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实践,从体制机制、方法途径、人员力量等方面想办法、出新招,努力破解监督难题。这里,我们主要梳理了这样一些创新措施:
1.明确分工、加强协调——理顺体制机制
坐标:北京
“第三纪检监察室:我室近期在审理某些案件过程中,发现我区农村地区集体企业土地、房屋出租领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现根据《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监督工作办法》向你室提出监督建议……”这是朝阳区纪委监委审理室给执纪监督室制发的一份监督建议。为理顺监督工作机制,北京市纪委监委积极推进组织创新,厘清党风政风监督室、各执纪监督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自监督职责,同时建立起监督部门和执纪审查室、审理室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互通信息,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合力。
点评:目前纪委监委负责监督工作的部门不少,如何理顺监督部门之间、监督与执纪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出各部门作用,是不少地方探索研究的问题。北京等地纪委监委制定工作办法,明确各监督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同时加强与执纪审查等部门互联互通,同频共振,将工作统筹考虑、成果统筹运用,增强了监督实效。
2.压实责任不越位不缺位——做好监督的再监督
坐标:江苏
医用耗材采购吃“回扣”问题屡禁不止怎么办——专门向省卫计委党组下发监督意见书,压实其集中采购监管责任,严禁违价采购、网下交易等行为,让老百姓看病更省钱;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一言堂”现象易发多发如何解决——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推动进场公开交易。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问题,江苏省纪委监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查找制度漏洞、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强化对主责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情况的监督,从源头上斩断伸向公共资源交易的“黑手”,做到既履职尽责,又不越俎代庖。
点评:把监督挺在前面,不是把纪委监委挺在前面。纪委监委在实践中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与主责机关的监管职责相区别,既不失职缺位,也不大包大揽,而是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督促各部门单位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责任,把监督重锤敲到点上,做好监督的再监督。
3.补齐短板、整合力量——推进监督全覆盖
坐标:安徽
“在省属企业和高等院校纪委中组建执纪审查协作组,既强化执纪审查,又夯实日常监督”。安徽针对企业、高校纪委监督力量不足、监督薄弱的情况,挑选企业、高校纪检监察、财务、审计业务骨干组建协作组,根据企业、高校问题线索研判情况,由省纪委监委直接指定某个协作组办理。通过创新监督机制,不仅实现了企业、高校监督全覆盖,也使得企业、高校监督“抗干扰”能力增加,从“单枪出战一盘沙”转变为“抱团组合一股绳”。
点评:实现监察全覆盖,国企、学校、社会团体等是监督“软肋”。不少地方纪委监委在有力有效开展监督上展开积极实践探索,通过创新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锻炼监督队伍,让监督真正“长牙带电”,从形式上的全覆盖向实效上的全覆盖转变。
4.建立动态档案——知己知彼、精准有效
坐标:辽宁丹东
“区直部门35岁以下公务员有181人,占41.7%。”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建立监察对象廉情数据库,为9892名党员、3693名监察对象绘制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等“全息图”,把监察对象的成长发展全过程、工作生活各领域、思想行为各方面都置于严格监督之下。这些数据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不仅绘制出个人成长图,也为分析一个时期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提供参考。
点评: 随着监察全覆盖的推进,监督对象大量增加,对精准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或建立电子信息库,或建立个人档案活页夹,动态识别监督对象,紧盯“关键少数”,突出“关键领域”,让监督有的放矢,更为精准高效。
5.巩固深入、动真碰硬——老办法发挥出新效力
坐标:云南昆明
为做好谈话函询“后半篇”文章,云南省昆明市安宁纪委监委坚持抽查复核保“力”度,对群众重复举报的问题、巡察中再次收到被反映人同类问题、举报人提供新证据材料的谈话函询了结件进行重点核实;跟踪督查促“实”效,坚持“谈改并重”,要求接受谈话函询的党员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通报;转化成果筑“防”线,将谈话函询报告录入纪律审查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干部廉政审查的重要依据,确保谈话函询提质增效。
点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各地纪委监委在实践中创新的一个方向,就是对过去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老办法,不断完善流程、补上漏洞,让其发挥出新的威力。其实不管是老办法还是新办法,关键都在动真碰硬,对于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敢问、敢点、敢纠、敢管,才能真正把好办法用出好成效。
6.做好专项监督——指哪打哪,让监督威力显现
坐标:浙江
“党委、支部工作不够到位,公务接待管理不够规范……”,浙江省纪委监委聚焦高校政治生态状况,对5所高校开展专项执纪监督检查;针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工作,舟山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执纪监督,让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补助不走样。一系列专项监督的开展,既拓展了执纪监督工作路径,又通过聚焦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提高了监督检查实效。
点评:专项监督是监察体制改革后开展的一种重要监督模式,主要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一批力量,冲着党中央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去,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找出症结、精准作出处置,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群众利益得到维护。专项监督更偏重于“短平快”,与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互补,打出了一套虎虎生威的“组合拳”。
7.借助科技手段——让基层监督更便捷有力
坐标:湖南湘西
“达岚到白沙要250元的包车费吗?”某村两委在微信监督群里公布上个月的村务开支后,村民对一笔车费产生怀疑并立即@镇纪委书记。湖南湘西目前已建立这样的村权微信监督群1843个,覆盖全州所有村和社区,同时还建立起发现、收集、研判、处置、回访的链条式处理机制,利用微信群独特的实时性和交互性,让所有群众更直接、更方便、更快捷地参与监督,有效促进了“最后一公里”监督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点评: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翅膀。纪委监委积极借助科技力量,将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工作相结合,搭建起公权力运行的“玻璃房”,安上执纪监督“探照灯”,让基层权力由专职监督向全民监督、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转变,使基层监督更加便捷有力。
把定位向责任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各地纪委监委用不断探索总结出的有效管用办法,在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中,把监督强起来、硬起来。
如何在基层党支部落实监督执纪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可以说,抓住“两个责任”的落实,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只有抓好“两个责任”,才能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如何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呢?通过参加市委组织的全市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培训暨警示教育会议,抓好“两个责任”落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把握好一个原则:
就是要把握好各级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核心这一原则。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这个领导核心不仅仅是发展的核心,更是党的建设的领导核心。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各级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现了有权就有责、权责须统一的原则。各级党委必须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不称职的理念,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处理好两个关系:
就是要处理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关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相互依存的,既不能让主体责任包办监督责任,导致监督责任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更不能让监督责任替代主体责任,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工作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党委主要负责人必须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开展工作,全面履行自身职责,抓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失位、不错位,全面履职,对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全局性工作要给党委当好参谋,出好点子。
就是要处理好惩治和预防的关系。王岐山书记指出,目前是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何为标?何为本?答案显而易见,不敢是标,不能是本,不想是本之根本。如何才能让想腐的人不敢腐,就是要加大惩处警示力度,治病树、拔烂树,有贪必反、有腐必清,在全社会营造高压反腐态势。不能腐,就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扎紧制度的藩篱,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制度成为不能突破的硬约束。不想腐,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促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最终形成不敢、不能、不想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格局。
落实好三个要求:
就是要落实好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如何落实监督责任,首先要推进纪检监察组织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王岐山书记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推进“三转”,就是要紧紧围绕监督责任的落实,严格按照《党章》《行政监察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一些责任范围之外的工作中退出来,盯紧主责、聚焦主业,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切实当好“裁判员”,为落实好纪委监督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是要落实好监督、执纪、问责要求。监督责任是纪委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但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泛化、主业弱化、作用虚化现象非常严重。落实好监督责任就要求纪检监察组织必须转变监督理念、找准监督定位、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把监督的责任扛起来、把监督的任务落实好。对于腐败分子而言,纪委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对纪委而言,严明党的纪律、查处腐败行为、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其责任担当。实践证明,只有严格的问责,才能层层传递压力,也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违纪必查、执纪必严。
就是要落实好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王岐山书记指出:“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章的忠实维护者,更应该率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模范地遵守党章,坚定地信仰党的宗旨,坚决地服从党的决定,由衷地热爱党的事业,严格地执行党的纪律,自警自省,干净做人,自觉肩负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坚决查处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持之以恒地狠刹“四风”,促进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明显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