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作图并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应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他们用偏好、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等工具来分析消费者均衡。
偏好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爱程度,偏好具有完备性、传递性、非饱和性等特点,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无差异曲线是连续、不交叉、凸向原点的,通过无差异曲线可以确立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边际替代率,表示在维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其经济含义是消费者愿意用两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其公式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有递减的趋势。
消费者受到的约束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斜率为,表示两种商品的市场交换比例。
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时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因此,只有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才是最优购买组合,是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的消费者均衡点。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表示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应等于市场中这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比例。该条件也可以表示为
,即消费者在每种商品上的支出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MU1/P1=MU2/P2,意思就是购买每一种物品的最后一个的边际效用和它的价格之比,和另外一种商品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和它的价格之比相等,如果不相等就会调整到相等。比如你有100元,购买梨和苹果两种物品,梨的价格3元,最后一个的效用是3,而苹果的价格是6元,最后一单位效用也是3,那么就会增加购买梨减少购买苹果,知道达到均衡条件时为止。
消费者均衡条件和原则是什么啊?
若 MU/P 不等于 MU’/P’,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
把前面考察过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
须明确的是,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消费者均衡指在既定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组合的商品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稳定状态。或者说,消费者均衡分析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消费者为了使他花费一定量货币I,所获得的效用为极大值,买进商品X1和X2的数量各为多少?
西方经济学的选择题。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可多选。 可以挨个解释一下的话,再送分给您。
第一个问题:两种物品的最优消费组合是由预算约束线和效用无差别曲线决定的,最优的点为两个曲线的切点,而且在这里两种商品的替代比例为其价格的反比,一系列预算约束线和两种商品的消费无差异曲线组成了消费者在两种商品间进行消费的‘扩展线’,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所以,第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工资和闲暇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消费者的可工作时间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时间即使是工资再高,其对劳动者的吸引程度也是有限的。关于这问题的进一步解释可以看做是劳动者在工作和闲暇时间进行的选择,而选择的依据就是工资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劳动者会随着工资的增加选择放弃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而去选择工作,但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出现一个劳动市场的“背弯效应”,随着工资的增加,人们对闲暇时间的选择会增加,这里的工资可以理解为闲暇时间的价格,工资越高,闲暇的价格也就越高,反之越低,考虑到闲暇商品的情况,对于这两个问题亦收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讲,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所以,第二个问题的说法是不完善的,应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是在一定的区间内。
第三个问题:的确,对于劣质品来讲,其收入弹性是小于0的,其意味着岁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化。所以对于你提到的第三个说法,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应该是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商品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方向是相反的,收入效应抵消了那部分因为替代效应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得增加,所以,其对劣质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较少,即,消费就会减少。
回答依据个人理解,如有不妥,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