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创业之初,雷军为何愿意花80%时间用在招人上?
8月13日上午消息,雷军通过个人微信公告号发文称,“11号晚上,我做了一场十年演讲。在2个多小时里,回顾了小米过去的热血10年,也展望了新的10年。”
冷暖自知的十年,二十个故事的演讲内容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到了知天命年纪的雷军站在演讲台上,依旧是热血沸腾,气宇轩昂。
没有夸大其词的渲染,只有发自肺腑的总结,雷军让我们知道了小米来自何方,将要去往何处。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极富心理弹性的领导者是什么样子。
01为梦起航的艰辛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18岁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用两年时间修完学分,完成结业设计。大学时期,雷军曾被一本书深深触动,叫《硅谷之火》。这本书讲述了比尔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的传奇。从那时起,创业梦就已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
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的雷军,自我感觉良好,他开始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初次创业的雷军就这么失败了,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针对此次创业总结了三点反思:第一,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第二,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第三,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可见,雷军具备很好的“心理弹性”。这也为他今后创立小米奠定了基础。
02不畏失败,迎难而上
雷军说,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
离开金山的雷军,转身成了天使投资人,他帮助了很多企业家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但却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像乔布斯那样创立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
于是,2010年,小米横空出世。雷军深知,找到最合适的人才,整个团队的发展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始终认为:找人不是「三顾茅庐」,找人要「三十次顾茅庐」。创业之初,雷军用将近80%的时间花在招人上。当时找的第一个人是谷歌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林斌,也就是小米后来的第2号员工。
“接着,我又找了10个谷歌的工程师。有的甚至谈了两三次,但结果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雷军在2020年8月11日的演讲中讲到。
暴击三连问足以道出雷军内心的辛酸:一个外行人来做手机,面临的困境超乎大家的想象。但哪怕是在这种环境中,雷军也做到了乘风破浪往前冲,直到今天“小米”妇孺皆知。
03乘风破浪,做有心理弹性的领导者
作为一个领导者,仅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是不够的。如果要让人追随你,你还得是一位有心理弹性的领导者。特别是当你感觉到压力、恐惧、无能为力时,这种能力更加需要。
那么,该如何成为具有心理弹性的领导者?
1. 不要放弃,告别“固定型”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一直在研究人们面临困境的挑战时是如何反应的。她把人分为两类:
固定型思维模式——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
成长型思维模式——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
2. 戴上探索者的帽子
“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买得起”这是雷军的初心,也是小米的目标。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手机的外行,一个从零开始的中关村小公司,像个探索者一样开启属于自己的传奇之旅。
3. 赢得与自己的辩论
在遭遇逆境时,首先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或逆境,而是自己,要学会终止头脑中破坏性的自我辩论。有的人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当一个人缺乏足够战胜自我的能力,被自己打败时,很容易陷入“反刍思维”。也就是,想法和情绪都不在当下,而是沉浸在有关过去的记忆中,深陷悔恨、不甘于抑郁的情绪,反复思索“当时如果我那样做/没有那样做就好了”。
而只有赢得与自己的辩论,才能觉察到自己的“反刍思维”,觉察到它们其实是来自过去的,而此时的你可以选择停止反刍,停下那些自我批评。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小米的十年,热血沸腾,那么属于你我的内心悸动,什么时候开始呢?
雷军用多久招创业团队
小米创立初期,规模小,甚至连产品都没有,雷军花的80%的时间都在找人上。
雷军找人有两个要素:
一、找最专业的人。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雷军在创业时也深谙此道,在成立小米之后,雷军在不同的领域找了7个合伙人,分别来自金山、谷歌、微软、摩托罗拉等。其中林斌、黄江吉来自微软,技术实力深厚;洪锋之前是中国谷歌的第一产品经理;黎万强是雷军在金山的老部下,擅长营销和交互;周光平在摩托罗拉有着多年的硬件开发的经验;刘德是美国艺术设计中心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工业设计硕士,分管设计。
七人各司其职,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便打造出爆款产品Mi1。小米也从此乘上火箭,估值水涨船高。
二、找最合适的员工——要有创业精神。主要是指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要极度喜欢,有共同的愿景,这样就会有很强的驱动力。
三个月的时间里,雷军见了超过 100 位做硬件的人选,终于找到了负责硬件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博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们本来打算谈两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但一见如故,一直谈到了晚上12点。
所以,创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判断。
“小米”为什么能成功?他是怎么做运营的?
小米的迅速做大,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也因此雷军与我们分享了小米创业至今的心得:
创业的第一步:寻找“台风口”
雷军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小米成功的关键是——顺势而为,站在了“台风口”。2010年,小米一出道就赶上了微博大爆炸的黄金时期,很多年轻人都扔掉旧手机而换上智能手机,引领智能手机的大爆发;2011年,小米又赶上了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大浪潮,以及互联网电商爆发式增长的顺风车,让其不设渠道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大行其道。他强调,“要想大成的话,必须要站在‘台风口’,台风来了,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
用互联网哲学来做硬件
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浪潮之上的,想要飞起来的不只是小米公司,为什么小米可以飞得这么高,这么快?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小米是真正一开始就在用互联网的方式,更确切地说,是用互联网的哲学在发展的公司。互联网哲学包含很多的内容,雷军认为其中最最重要的内容是借助互联网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优势,让数百万人跟你一起干。在互联网的哲学下,雷军找到引领小米快速发展的5个核心点:1.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小米用足电子商务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与传统手机公司相比,这大大节省了渠道成本和销售成本。2.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小米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营销,并且利用人群进行口碑营销,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3.按照电脑的思维做手机。结合互联网用户对手机的功能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为用户实现互联网生活提供最佳硬件解决方案,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定制、开发了自己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MIUI。2010年4月,小米公司的前身“小米工作室”成立,同年8月第一版的MIUI开始内测,第二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2014年8月16日,随着MIUI6的发布,官方数据显示,MIUI已经成为一个拥有7000万用户的手机系统。4.注重建立自己的用户局域,并以此发起粉丝群众运动。建立的各种社交和社区系统建立起强大的粉丝群和拥趸者队伍,这在当时是完全是颠覆性的想法,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5.把自己的支持者变成自己的消费者,也把自己的消费者变成自己的拥趸者。小米给自己的用户群进行了独特的定位,且由此衍生出独特的用户群建立和维护方式,并最早规模化运营,进而把很多人在惦记但没有落地的“粉丝经济”从梦想变成现实,赢得超出预期的效应。
成功哲学总结为7字:专注、极致、口碑、快
雷军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成功的哲学。用专注、极致、口碑、快来做硬件、做软件、做互联网服务,把“专注、极致、口碑、快”贯穿到整个小米作业的链条,使其成为小米的习惯和性格特征。
取胜关键: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
至今,还有人以为小米是以低价和营销取胜。这是对小米最大的误会,也是一些以此为出发点去模仿小米的人并不能成功的原因。事实上小米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用更低的价格作出更好的产品,或者说,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小米2013年刚刚发布的定价为799元人民币的红米手机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例证,90秒内就卖掉了首批推出的10万部,而预约人数超过了745万人,这成功的背后正是极致的作用—小米用不可能的价格做出了不可能的产品。高性能,酷,高性价比。这款799元的红米被人形容为像一把刀一样插在中国智能机行业心坎儿的产品,让整个千元价格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在性能和品质上不得不整体进步。
节约渠道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小米之所以可以最高端产品做出最低价格,很大程度上得于其互联网直销模式。他们省掉了渠道、批发、零售的成本以及这些实体存在的利润,而且他们把这些节约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让给了消费者,而不是变成自己的利润。但这并不代表小米要做商业上的活雷锋,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对利润的其它追求方式。雷军的互联网哲学,另外一个核心是,不只经营产品,更加经营用户。
口碑: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
凭借专注做出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由此获得的口碑,雷军把他的群众路线演绎到中国商界史无前例的精彩。每次小米的发布会,都是万众欢腾的场面,而且很多米粉都是购票入场。
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小米已经拥有2000多万用户以及这些用户在互联网新生活上的消费潜力,一定会是雷军跟投资人阐述小米为什么可以值100亿美元时不忘强调的原因。紧密依靠用户,雷军发起“人民战争”帮助小米快速腾飞。“小米就是发挥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做成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赖群众。”这其实才是雷军心目中小米成功的真正原因。“说得直白一点,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