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聊城区位图_聊城城市功能定位

课程:

山东聊城是怎样一个城市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乡,是山东省卫生城市。聊城市从1999年开始展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2003年3月19~28日已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聊城 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聊城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光岳楼、山陕会馆、临清运河钞关、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曹植墓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宋代铁塔、鳌头矶等14处。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卓越秀美“江北水城”的战略定位,建设了一批靓点工程,水城特色日益鲜明。2002年旅游业年内接待国(境)外客人6532人次,国内客人52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20亿元,其中外汇收入296万美元。全市主要旅游景点有东昌湖、光岳楼、山陕会馆、宋代铁塔、古运河、姜堤乐园、凤凰苑科技观光园、梦幻乐园、昌东公园、马颊河休闲度假村、临清运河钞关、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曹植墓、景阳冈、海源阁、舍利宝塔、鳌头矶、狮子楼、海慧寺、古阿井、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范筑先将军纪念馆、傅斯年纪念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武训祠。全市人均居住面积27.3平方米,在岗职工总数32.98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001元。全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聊城社会治安稳定。聊城接待条件日渐完善,拥有一批高档宾馆、酒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等涉外机构健全。供水、供热、供气、治污等市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功能有了质的提高,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水利、交通、能源、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加强。

聊城历史悠久,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光岳楼、陕山会馆、阳谷的景阳岗、东阿曹植墓、临清的钞关、舍利塔、清真寺、螯头矶等,近几年来,聊城市在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去年在茌平发掘了教场铺城墙遗址,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遗址,我们向国家申请了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和潍坊相对的哪个更繁荣一点

这两个城市应该不在一个级别。潍坊的经济总量远大于聊城,而且潍坊市是沿海城市,有滨海经济开发区,这点聊城更比不了。

潍坊这几年发展迅速,在山东现在能排到前五名,未来发展形式不错,应该能超过淄博,和烟台还是有差距的.

从消费数据来看,潍坊的消费水平比较低,相比济南和青岛,这两个城市都适合定居,也适合工作。虽然比青岛工资低,但是工资低,用工成本低,适合创业,两个城市对比来看哪个更适合,有的南方人去山东定居,例如有的广东人去潍坊定居,其实潍坊是一个不错的城市,商场林立,商业化范围在山东省的地级市来看算是不错的。甚至比青岛和济南商业化程度高一些,当然这是从按比例角度来讲。

潍坊的房子比烟台便宜,可能是潍坊的用地供给比较多的缘故,烟台大部分都是山,好多的楼盘都将在山上,因为土地供给比较紧张,所以说比潍坊的房价高,从房价和消费来看,潍坊比烟台更适合定居和发展。

但是从气候条件看,烟台的气候除了冬天之外,其他的季节都相当不错。而且没有雾霾,这一点潍坊不能比的。

烟台和潍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物产丰富。潍坊的水果特别是红富士苹果,莱阳梨都不错,潍坊的蔬菜非常多,当然水果也有。

从教育上来看,烟台和潍坊的教育都差不多。有些人反映潍坊的教育从高考进线率来看,比烟台好,但是烟台的高考状元多一些,这是别人的了解的一些情况。

烟台的平原相对比较少,潍坊的平原相对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农业创业的话,潍坊这是不错的选择,潍坊的青州又是蔬菜之乡,选择种植业或者农业,在潍坊发展是最好的选择,潍坊的农业不仅在山东,在全国也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发展一些农业旅游项目产业还是可以的,当然烟台也不错,只是烟台土地比潍坊要贵一些,如果说在山上或者丘陵上做一些旅游项目也是不错的。如果做外贸的话,烟台比潍坊要好一些,毕竟是沿海城市。所以说,如果考虑到消费,要选择潍坊,如果考虑到周围的生活环境好一些,选择烟台。

当然除了潍坊烟台,青岛的郊区还是不错的,本人不太看好青岛的市区,太嘈杂,规划太乱。潍坊有一个好处,就是潍坊的县级市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烟台的县级市也不错,当然除了龙口之外,其他的县级市发展相对弱。

从城市环境来看,潍坊的规划相比烟台来看,要有秩序,有规律。烟台的规划由于地形所致导致规划不是很合理。从干净程度上,脚都来讲,两个城市都非常干净,一个靠海,一个虽然是内陆,但是卫生程度还是不错的。

有谁知道聊城的别称?

独具特色的中国江北“水城”——聊城

地处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水”。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黄河在东部奔腾咆哮百余里;运河从中部蜿蜒曲折过市区;卫河从西部携水弄潮冀鲁豫;还有马颊河、徒骇河等纵横交错,东昌湖、鱼丘湖相互辉映。仅聊城市区,湖、河水域面积就多达1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的1/3。众多的河流,美丽的湖泊,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水城风貌。这一优势是中国江北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

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明清时期,聊城因水而兴盛四百余年。当时聊城运河漕运发达,经济昌盛,文化繁荣。 这里“舟辑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此交汇,人文资源独具特色,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400多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临清运河钞关、明代的光岳楼、清代的山陕会馆和三国时期的曹植墓等,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创办的海源阁,藏书之珍贵丰富名闻天下。中外读者比较熟悉的《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优秀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国画大师李苦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学泰斗季羡林等,都是聊城人。

聊城市为充分发挥水的优势塑造城市个性,把城市形象定位在园林式、生态型、卓越秀美的“中国江北水城”上,着力打造融南方水韵和北方风情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风格独特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使之成为济南的西花园、京津的度假村。

聊城市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突出“水城”特色,规划将城区内的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等水系连通,确定统一的水位标高,进行两岸绿化,形成 “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布局,乘船可以浏览整个城市,岸边杨柳依依,景点相连,营造“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

近几年,聊城大力提高城市品位,精心打造“江北水城”城市品牌。他们全方位加大了城市建设、旅游景点和景区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靓点工程、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市民素质“四大工程”,特别是重点抓了东昌湖、京杭运河、徒骇河三大景区的建设。水城,在聊城人的精雕细刻中靓丽起来。

运河开发是“江北水城”的重点工程之一。继去年“五一”完成了一期工程后,如今,二期工程已竣工。扩挖河道4公里,河面宽30米至60米,青石砌岸,白玉护栏。岸边槐花飘香,垂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细浪拍岸。泛舟其上,好像进入巨幅画廊。南行十余公里,由河入湖,但见今年新落成的21孔玉带桥和北关桥、南关桥,如长虹卧波,贯通河道湖泊。占地1600亩的湖滨公园小桥流水,绿草如茵,大大小小的雕塑和建筑小品点缀其间,腾龙广场、生肖广场、喷泉广场、湖滨浴场、江北水寨、水幕电影放映楼……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湖泊周围。

市区东侧的徒骇河,过去是条行洪河,去年以来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长100米、高5米的单体橡胶坝,储水百万余立方米,水波浩淼的两岸,建成了1000多亩的绿色生态风景区,碧草丛中鲜花笑,绿荫树下草如毯。

“为后人留下遗产,不能留下遗憾。”聪慧的聊城人,对年久失修的文物古迹整理、修葺,在恢复原有规模和特征的基础上,丰富强化文物景点的旅游内容,活化了历史文物。新建工程体现古建筑风格,处处显示出水城的文化底蕴。河如玉带,把各个文物景点有机地连在一起:山陕会馆、光岳楼、宋代铁塔、海源阁等名胜古迹和新景点孔繁森纪念馆、凤凰苑科技园、姜堤民俗游乐园,在两岸遥相辉映;湖若明镜,楼树桥船倒映其中,如诗如画。市区周围三四十公里之内还分布着武松打虎的景阳冈、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临清的舍利塔、清真寺;东阿的曹植墓;高唐的柴进花园等景点。水韵和着古韵,共同构造了“江北水城”独具特色的魅力。

聊城这个城市怎么样啊?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 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100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东阿文定公于慎行于万历七年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传引。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5)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地热资源尚待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3.5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聊城信息港”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的一部分,它与国外信息网相连,实现了与世界资源共享。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凭借“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全新城市定位和不懈地努力,一个新兴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聊城,也大踏步走在了休闲城市建设的前沿。 2008年“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201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论坛揭晓了“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评选结果,聊城两次次榜上有名。

聊城为什么叫"聊城",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

历史告诉你,聊城为什么叫“聊城”

题记:“聊”者,刀割耳也;或开耳也。“摄”者,手执耳也。二城名是为了宣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而命名。因为桓公每次会盟都是“执牛耳。”这聊城为何叫“聊摄”而不叫“摄聊”,这和先割牛耳再执牛耳的顺序有关。

聊城的“聊”最早出现在《左传》:“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城址在今聊城城西北十五里阎寺村东南七里处聊古庙村,始建年代约在公元前522年以前。

窃以为:聊、摄二字不可分开来考证。“摄”原来叫“聂”,公元前59年齐桓公与诸侯会盟聂北,比“聊”在史料上早出现137年。“聂”在春秋为邢国邑。狄攻入邢国都城并加以蹂躏,都城被破坏得无法居住。齐桓公率诸侯击退狄,把邢都迁到夷仪。当时对邢人安置得很好。史载:“邢迁如归”。夷仪位于聊城市西南,距现聊城十二里,距当时聊邑十五里。……。

《辞海》:摄:古地名,春秋齐地。本邢国地聂北,邢亡入齐。改称摄,为齐之西界,在今山东茌平西北。《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载:晏婴所说“聊摄以东”即指此。(1990版1854页。)

邢,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北邢台,公元前662年翟攻邢,后齐桓公联合宋、曹救邢,把它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前635年为卫所灭。(辞海1178页)。

在春秋早期的地图上并未标有“聊”,只有“夷仪”,为什么“聊、摄”二邑都和“耳”有关呢?事出必有因。《史记·齐太公世家》:“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戎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会诸侯,—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

原来周王朝与姜太公有约在前:“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是以来责。”(《史记·齐太公世家》)

仅在聊城市境内,齐桓公至少会盟过五次诸侯: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与鲁公柯之盟(柯,今山东阿城);

三十五年夏会诸于葵丘(茌平杜郎口),秋夏复会;《左传.》鲁褒公二十五年)会诸侯于牡丘(今茌平西南广平北门外);

鲁僖公三年,桓公约宋、江、黄三国会盟于阳谷,今“会盟台”在县城南门外西南隅。另外,公元前522年晏婴称“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左传》)。

再说会盟,会盟是古代诸侯间的集会,齐国是周朝御封的五侯九伯的盟主。(《史记·齐太公世家赞》)“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会盟时,盟主要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聊”出现在“摄”之后,摄本为提手加“聂”组成,“聂”就是三耳,意为以手执耳。

《说文》:摄,引持也,以手聂声。

“聊”由“耳”与“卯”组成。“卯”在古代是两个“刀”的会意。又《说文》: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所以“卯”有“开门”的“开”意。另外从十二地枝生物演化过程看:“子丑寅卯”中子为滋生,丑为结纽,寅为演化,卯为分瓣,卯亦有“开”之义。

“卯”还当十二时辰之“五时至七时”讲,旧时官暑开始办公的时间。寓“”开始”意。因此,“聊”者,刀割耳也;或开耳也。“摄”者,手执耳也。二城名是为了宣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而命名。因为桓公每次会盟都是“执牛耳。”这聊城为何叫“聊摄”而不叫“摄聊”,这和先割牛耳再执牛耳的顺序有关。

聊城既无聊国,又无聊河,也不可能因树得名,陈昆麟先生说因“聊邑”得名,等于说“聊城因聊邑而得名”,那“聊邑”为什么叫“聊”邑?还是不得而知。在没有更有说服力的文献的时期,把聊城定为纪念和宣扬齐桓公会盟的丰功伟绩,是很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聊摄”二城是在齐桓公时期才被齐国占有的。

对本文的观点有贡献的专家为聊城市博物馆赵乃光先生,在此表示感谢。

将聊城定位为江北水城是否合理?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现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县及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561万。

聊城是一座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中华母亲河黄河和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在39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湖河水域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的1/3,大小河流30多条。烟波浩淼的东昌湖是长河以北最大的城内湖泊,水面总面积5平方公里,可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聊城已成为"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独特风貌的水城。已建成的1600亩湖滨公园,贯通东昌湖和古运河的数座大桥以及已投入使用的水城明珠大剧场为水城再添新的靓丽风景。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500年的历史,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现有名胜古迹44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建于明代的光岳楼,气势恢弘,"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建于清初的山陕会馆、雕梁画栋,布局严谨,是我国会馆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被誉为"东昌三宝"之一的宋代铁塔,古朴雄浑,苍劲挺拔,是我国现存为数极少的铁塔之一。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收藏之丰富"为海内之甲观"。此外,聊城还分布着曹植墓、景阳冈、古阿井、鳌头矶、舍利塔、柴府花园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的许多题材都取之于这里。

聊城人杰地灵,文功武道,代有传人。曾涌现出战国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千古奇丐武训、著名学者傅斯年、国画大师李苦禅、民族英雄范筑先、张自忠、马本斋和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学大师季羡林等。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4 23:41:22  回复该评论
  • 七年所写的《东昌府城重修碑》,有“万货辐辏,江北一都会”、“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传引。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5)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0:31:34  回复该评论
  • 建成区,湖河水域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的1/3,大小河流30多条。烟波浩淼的东昌湖是长河以北最大的城内湖泊,水面总面积5平方公里,可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聊城已成为"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1:56:03  回复该评论
  • 摄”而不叫“摄聊”,这和先割牛耳再执牛耳的顺序有关。聊城既无聊国,又无聊河,也不可能因树得名,陈昆麟先生说因“聊邑”得名,等于说“聊城因聊邑而得名”,那“聊邑”为什么叫“聊”邑?还是不得而知。在没有更有说服力的文献的时期,把聊城定为纪念和宣扬齐桓公会盟的丰功伟绩,是很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