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 1、谁知道鲁迅写的一篇文章“孤独者”?
- 2、谁可以告诉我鲁迅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
- 3、鲁迅的孤独者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 4、鲁迅的孤独者中分析孤独
- 5、鲁迅 《孤独者》 里的“孤独”有哪几个含义?
- 6、鲁迅为什么孤独
谁知道鲁迅写的一篇文章“孤独者”?
《孤独者》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激进者如何走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魏连殳和鲁迅一样,也是个近代知识分子,他学生物,教历史,爱读书写作,也因为写文章而遭人攻击。这些经历都和鲁迅十分相似,甚至连外貌也相像,矮小瘦削,头发蓬松,须眉浓黑,两眼在发光。他的孤独与其说是外界强加的,毋宁说是自己制造的。最后,当他的生活目的被夺去时,他终于走向了毁灭的道路。他最后的“堕落”也有些像“狂人”的结局。 魏连殳的悲剧,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是生存、温饱的问题。这样的生存环境,恰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挫折,启蒙思想逐渐落潮之际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孤独者》与其说是在讲述魏连殳的故事,倒不如说是鲁迅在卸下自己的面具,袒露血肉,进行自我解剖的作品。这是一种反抗绝望、勇敢正视人的生存困境的生存哲学,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自剖的精神。 魏连殳、N先生、吕纬甫、涓生和子君、作家夫妇等等,鲁迅笔下的苦闷者,思考着的知识者,在诉说、表现孤独的过程中,就显示出一种摆脱孤独的去向或努力。这类人物的特征是,他们已经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但由于传统封建思想势力过于强大,他们的理想终于走向了毁灭。由于思想的觉醒,这类人物的内心是丰富的,但由于传统思想势力的强大,他们的内心愿望极难转化为外部的行动,在反封建的行动上受到了环境条件的强力限制。鲁迅在塑造这类人物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人物心理刻画和人物内心的独白,细腻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痛苦的经历。
谁可以告诉我鲁迅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
说他尖酸刻薄的人其实是只看过他的文章
其实一个人的文章并不一定代表他这个人在生活中的形象。熟悉鲁迅的人都说他很幽默,有礼貌。对人态度很和蔼,可看看阿累的《一面》和唐弢的《琐忆》里面鲁迅对待别人尤其是青年特别的爱!
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比如李敖,李敖曾经说过:我文章写的好,其实做人更好。他离开大陆几十年,回来之后还去看望自己的小学教师。
鲁迅曾经写文章抨击传统的孝道,其实他本人就是个孝子。他的婚姻就是父母包办的,不过他并没有坚决反对,而只是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分居。
鲁迅批判的人是很多的,而且多是当时文坛的大腕。比如胡适,林语堂,徐志摩等等。但胡适和林语堂对鲁迅都是佩服的,
鲁迅在文坛上一直是一个孤独的人。因为他的思想比较超前!但思想超前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很潮,很前卫。
课本上说他是个革命家,这是当年毛的说法,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当时文坛一些旧文人批评鲁迅,帮闲文人抨击鲁迅,甚至连革命的文人如郭沫若也批评他。
但后来这些人请求鲁迅作指导时,鲁迅并没有拒绝。
有位美国医生对鲁迅说:倘在外国,先生这样的病恐怕是十年前就已经死了。
鲁迅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鲁迅的立场一直是一个独立的评论者!他永远不会和统治者站在一起,始终处于一个异见者的身份,所以就类似于刺头,习惯性地和大众唱反调。事实上,社会真的就需要这样的人。因为有时候一件人人都在做的事未必就是正确的。
鲁迅的孤独者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鲁迅在《孤独者》告诉我们封建势力固然强大,但不能像魏连殳那样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妥协消沉,这样革命永远也不会成功。
1、鲁迅《孤独者》所写的男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位接受过民族思想熏陶、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份子,但辛亥革命失败后他陷入了“仿偟”,在故乡偏僻的小山村以前他被同乡人看成为“异类”。
2、因为他有理想又留过洋,因此周围的人们都看不惯他,而他也看不惯封建礼教看不惯那些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人,因此他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孤独者”。
3、但这位“孤独者”却在社会现实的压力下,发生了转变。魏连殳在祖母入殓时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他虽然同意族长、亲戚和村人拟定的旧风俗入殓,但这种妥协只是为了让这些人事先设好对魏连殳的“批判”付诸东流。
4、他知道乡里的人不会给他“争辩”的机会。但这时他整个人是充满着精神和斗志的,就像原文说的那样,这时他的两眼黑气里发光,在进行各项封建风俗时,他的神色不动,一直保持着对于封建礼教的蔑视,在葬礼上他没有掉一颗眼泪,在祖母灵前只是弯了弯腰。
5、但葬礼结束后,他却放声大哭,他忍住悲痛,直到没有封建礼教的仪式了,才流露自己的真情,我们可以看到魏连殳对于封建礼教的斗争性之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孤独者》创作于1925年9到10月之间,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说集《彷徨》。
创作这篇小说时,正值五四落潮,鲁迅苦闷、犹豫,自己说“颓唐得很”。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湾居所,受此事影响,鲁迅的健康恶化,肺病复发,数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师大学潮而遭到反动派打压和围攻,段祺瑞执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职务。
生存环境的艰难、亲情的恶变和疾病的折磨,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闷之中。更令鲁迅感到苦闷的是,他曾信任和帮助的青年,或出于自我保护,或出于私利,有的与鲁迅冷淡疏远,有的则站在了对立面与其为敌。
这一切使鲁迅变得更加多疑、孤独和绝望,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这篇作品是他对人生困境和出路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学追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孤独者
鲁迅的孤独者中分析孤独
孤独对于现代人来说,已是一个被用烂掉的词。现在人动不动就说的“孤独”,更多的是一种空虚与寂寞。而真正的孤独,却是内心的潜藏之深,甚至他人无法走进和体悟的。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已经记不得这话谁说的了,只是孤独之苍凉于夜深人寂时,一如大漠之夜月,澈如水,凉如冰。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鲁迅 《孤独者》 里的“孤独”有哪几个含义?
“孤独”问题。有一天,“我”看见魏连殳的样子,觉得很悲凉,却装着微笑说:“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就是说,境由心造,这种孤独处境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可以用自我调整的方式改变。魏连殳却说起了祖母:她是我父亲的继母,我跟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虽然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是不理解她的,我和祖母之间是不通的,但是那一天我看到祖母的孤独感时,“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小说结尾,“我”来看魏连殳,又感到“我”跟魏连殳有某种关系。所以在《孤独者》里,从祖母到魏连殳,再到“我”,有一个“孤独者谱系”,这里没有血缘关系,却传承下来了。所以“孤独”不是境由心造,而是本体性的,是命运造成,注定如此的,而且会代代传下去。这是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追问——鲁迅总是通过一种现象进行本体的追问,刚才追问生存希望,这里又追问生存状态:这种孤独的生存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无可改变的宿命,鲁迅自己是矛盾的。
鲁迅为什么孤独
这个问题貌似太大了。
可以从个人价值观上,性格上,社会对之的理解上等,不一而足。
我个人觉得,也许是在前行的路上没有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他一个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长久的仗剑天涯势必会觉得累,心累,面对苍茫寂寥的天地,势必孤独。
有太多的也许……
人无完人,鲁迅是一个战士,也有诸多的弱点,这样也许人性才显得丰满吧。
向孤独的人致敬,向没有一丝奴颜和媚骨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