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中职学校的定位_中职学校办学方向和定位

课程:

中职学校,未来要向什么方向发展?

只需要改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扬州人才交流中心、扬州科技学院、技师学院等。并为大家收集了羊城十大热门专业。机械:就业率100%机械及自动化专业是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扬州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为100%。机械行业人才强调技术性。企业希望招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理论知识,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想去外企工作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管理和销售的能力。

化学化工,不用担心5年内找不到工作化学化工是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2007年,扬州本地化学化工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 3。行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很强。技术、销售、管理岗位是主要需求岗位。从行业来看,该专业的就业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能源行业医药。生物医药行业和环保行业,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制造行业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由于专业技术要求高,毕业生2-3年转行较多,人才相对缺乏。

所有市场都非常需要这种专业人才。可以说,有这个专业经验的人,5年内是找不到工作的。建筑工程:吸纳大量应届毕业生建筑工程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的专业之一。建筑企业对人才的硬性指标要求不严格,如给排水、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概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每年都被建筑公司大量吸纳。但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人才流失比较大。

市场营销:专业销售人才备受青睐市场营销岗位是当前招聘类别的热点之一,企业迫切需要具有技术专业背景的市场营销人才。国内销售人员可分为高级营销人员和普通销售人员,多为客户代表和销售人员,包括店员、挖掘客户的销售人员和兼职销售人员。然而,这些毕业生需要技术背景来支撑自己,才能在庞大的营销团队中脱颖而出。

什么是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指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学校类型的定位。定位类型 师范院校 要强化师范院校“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优化师范专业设置,加强一流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鼓励师范院校一心一意做好教师培养工作。

师范院校

要强化师范院校“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优化师范专业设置,加强一流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鼓励师范院校一心一意做好教师培养工作。

应用型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的学校分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三类:

(1)中职学校(简称“中专”)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

(2)技工学校(简称“技校”) 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以3年为主,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以3年为主。培养目标与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职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职

业学校,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主要是在职人员)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学制二年或三年。

针对中职教育现状国家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政策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 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

中职学校要想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首先要解决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

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目标上,并以能力为本位,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肯干、够用、会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肯干”体现了德育标准;

“够用”体现了专业要求;“会学”体现了发展潜力。并按照“适应市场,服务社会,立足当地,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培养宽基础、复合型、智能型人才

架构上下功夫;把学生培养成为“艰苦行业留得住,实操、管理都能干,转岗换位适应快,经过努力上得去”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发挥中职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的骨干作用,确保“基础牢,后劲足”的优势。只有这样,中职生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二)、构建的中职教育模式要科学

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中职学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办学封闭、管理过死、专业面窄等弊端。中职教育应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尤其要综合考虑人才的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素质的培养;注意对他们进行忧患意识、责任心与使命感的教育,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

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创业潜能的新世纪人才。具体的措施如下:

1.活化办学机制,因材施教,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模式。中职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允许部分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实施同门进、多门

出、多层次、多规格、上下分流的三级(普高类、中职类、高职类)的“双学籍、双文凭”培养模式。应在统一招收初中毕业生(同门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愿

的原则;既可按普高模式培养,也可按中职模式培养。按普高模式培养学生,在前两年的普高课程学习结束后,又可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再次分流。不愿意参加高

考或高考未被录取却又想读中专的,根据个性特长选定专业,再按中职模式培养。继续中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考核合格后拿中专文凭;成绩优秀的,按高

职模式培养;进入第四年的高职课程学习,考核合格的拿高职文凭(多门出)。这种因材施教的三级培养模式,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学

风的形成,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达到人尽其才,智尽其用的目的。另外,也能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

不同层次的需求。

2.中职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立足于“前一年打基础,后两年育专长”。中职前一年按“必需”、“够用”原则,依专业大类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

程结构;使中职学生具备“宽专业、厚基础”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尤其要加强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后两年根据市场经

济人才需求预测提供的信息,确定专业方向;按需增设专门化及新技术的选修课程。精选课程内容,强化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并结合

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择业的可能性,进行专门化方向的岗位实习,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提倡“一个文凭多个证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操训

练,使中职学生具备专业大类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3.中职学校的教育必须综合考虑学生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处于新世纪的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新世纪人才;而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应是全方位、立体的;应把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即做人重人格,做事重效能。

(三)、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合理

“发展是硬道理”,“适者生存,强者发展”。从这意义上来说,专业建设的优劣决定了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应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严峻挑战,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革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1.专业设置应重调查研究,面向经济,适度超前。专业设置应在充分调查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社会职业分布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和职业与

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经济的发展趋向和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掌握哪些是社会迫切需要和正在发展的职业,哪些是劳动力过剩的职业。然后,根

据学校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力求使培养的人才“学有所用,适销对路”。

2.专业改革应坚持“宽口径,多方向”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宽口径”专业的课程结构优点是:弹性强、有后劲、上手快、转岗换岗适应性强,即使学生

毕业前与岗位技能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但配以“多方向”辅助,即在同一专业中,针对就业市场分解出若干个专业方向,供学生毕业前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爱

好,选择一个专业方向,以完成上岗前的技能准备;也能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3.专业增设应注意“创特色,扬优势”。中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因此,增设专业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派生与本校已有专业基础相近

又有前途的专业;特别是目前其他中职学校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应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师资基础,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创特色,形成局

部优势和“名牌”效应。

4.专业建设应“长短结合,软硬兼施”。长线专业建设必须以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依托,短线专业应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而开设。长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基础牢,

信誉好”,即应拥有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设施基础,合理的师资结构基础,宽厚的课程体系和优化的课程结构基础,以及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料基础,且在社会上要

有“拳头”专业的良好信誉。短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灵活、适用”,即办学灵活,能依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能起到补充、辅助“长线”专业的作用。另外,专

业建设还要做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既重“硬件”建设,又重“软件”投资。在专业设置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风、师德建设方面要舍得花钱,要放宽眼

量,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重视这些“隐性资产”的建设与管理。这样才能发挥“一流硬件”作用,培养出“一流”人才。

(四)、中职教育的改革力度要加大

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就业教育,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必须是以市场需要为中心。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围绕市场旋转。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是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教育应把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多功能复合应用型人才做为己任,在

新形势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增加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教法改革——突出教法的适用性。正确认识当前学生现状,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才能增强中职教育的实效性。针对现有中职学生结构复杂,参差

不齐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摸底学生的入学基础和能力状况;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分别进行“学习型”、

“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分类教学”,让各层次学生可以“量力而行”,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心,确立学习目标,挖掘中职学生潜在能

力,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

对“学习型”,主要是进行学历教育,为该类中职学生升高职打基础。对“技能型”,主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智

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服务型”,主要面向企业中一般操作工,可以通过基础与特色模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尤其强调了职业技能的培训。教师要尽可能把

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在学习

过程中对不同层次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课程改革——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中职教育专业和课程必须根据地方及企业需要设置,这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当中职教育满足了地

方和企业需要,才能得到支持;有了支持,中职教育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课程的基础性是强调传授给中职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实用性是强调传

授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既能为中职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为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谋生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课程设置中还要突出对中职学生“关键能力”的

培养,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的必备能力。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和组织劳动的变化,这要求劳动者能独立地进行学习、计划、实施、控制和评估工作;所以,除

了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外,劳动者还应具其他多种能力,如自主学习的能力、社交能力、职业道德、责任感和组织纪律等等。教学过程中,惟有这样,中职学

校才能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当中职学校受到欢迎时,中职学校也就有了发展的原动力。

3、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以下几点:1、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执教的基本技能、技巧。

2、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

密切联系。3、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社会发展不需要读死书的书呆子,尤其对中职学生而言;掌握专业技能为就业打基础已成了求学主要目的。这就对专

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可以进行理论教学还要能进行实践指导。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职业学校要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中职学校需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技术业务的培训。学校应该建立起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

见习和工作实践;每年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实地调查、学习,进行自身知识的更新,获得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第一手材料;重点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

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了解企业需求及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要求。进修教师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现有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让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

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时可以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

伍,为培养出市场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建设改革——突出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对师资、设备要求的特殊性,单靠职业学校本身是难以解决师资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的问题的。

只有通过联合办学的方法,才能解决;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办学已是大势所趋。校企合作期间,企业可以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合作学校提供专业师

资、实训设备,并接受中职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这样既解决了职教实训条件差的困难,又为帮助学生实现由实习到上岗的“零过渡”奠定了基础。学校要依

靠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学指导中的作用,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和进行合理的课程

设置,适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人才供求合作关系,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鼓励毕业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顶岗实习”,

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为了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更好地接轨,学校还可以引导部分优秀企业在学校设立冠名班;这些企业在取得毕业生优

先招聘权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如为冠名班学生提供下厂实习机会,提供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为冠名班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等。

5、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监控和统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早把教学方法改革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一同纳入中

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改革试点提供倾斜政策,鼓励在教学中运用新方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开发研制中职

教育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纳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以巩固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五)、制订的中专招生方案要切合实际

生源就是财源,这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共识。中职招生问题是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广纳生源,中职学校可通过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周边学校保持联系和接触。通过当地党政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不断拓展办学的新思路、新时

空,使中职教育的办学走出窘迫的困境。实现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搞活招生机制,面向社会服务。总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

才,并逐渐向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此外,目前正在试办的综合高中所采取的“延后分流”的办法也很值得中职学校借鉴。其做法是:绝大多数

初中毕业生可以满足上普通高中或综合高中的意愿,融通普高和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互补,让学生在高中的二、三年级根据志向和个人素质自由选择普教课程或职

教课程,逐渐由学校分流过渡到课程分流。有些中职学校也有自己的初中部,其初中毕业生,完全可以参照上述做法广纳生源。

中职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创出“名牌产品”。要根据本校的优势,依据专业设置的近期和远期规划;按照“紧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

件、办出特色”的原则,确定作为学校的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中职学校也只有靠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品牌才能吸引和留住 学生。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职业 现状 任务 方法

论文摘要: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目前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给自己客观定位不准,不能够顺利就业。加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指导体系,使学校成为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体,促进学生充分、顺利的就业。

    一、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逐步走入化,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毕业生就业全部面向市场,双向选择。学生生源质量素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初中毕业成绩优秀者纷纷进入普高准备升入大学,而且普高几乎不设门槛,成绩较差或家庭条件困难者才会选择中职学校。学生只要初中毕业证,便可以免试入学。

    学校与就业指导,学校专业走向与发展等核心问题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它关系着学生是否顺利完成就业,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突出表现在:

    ①职业指导仅局限于毕业前夕。学校一般仅在毕业班级开设就业指导课,把职业教育贯穿全学于整个阶段的少;

    ②应试指导普遍存在。在过去应试教育中,学生和老师把教和学的重点只放在考试和获取高分以追求高的升学率上。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也相应的变职业指导为单一的“应试指导“,即“应付面试”的指导。

    ③权宜之计顾此失彼。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己成为衡量学校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学生质量和学校公信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一些热门专业的开设己成为学校的首选,而并非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只是迎合家长和企业的。

    ④职业指导人员与职业指导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学校职业指导仅局限于为就业服务性质上的内容,帮助学生搜集准备有关就业的资料证件,简单的面试技巧辅导,就业信息的搜集,如何填写登记表,写就业求职书等内容。缺乏职业、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自我能力等方面的辅导。使学生不具备有的创业意识和潜意识职业生涯设计观念。

     二、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内容及方法

    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正确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适当的求职方法与技巧,准确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客观剖析自我,认识自我,增强就业能力,能充分、顺利的实现就业。

    1.加强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资源,广揽职业指导人才

    职业指导与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适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沟通学校与,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也是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业、敬业、勇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的工作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2.完善职业指导机制,促进合理健康运行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按照社会整体发展要求,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意识,对学生进行职业秘一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系统的教学,并根据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各项工作,就必须要加强领导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高度重视,设立相应的机构,投入适当的经费,配备必要的设施,指导实施职业指导工作。

    ①学校应成立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学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应邀聘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主要任务是密切注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大量搜集市场信息,紧贴市场需求,在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的前提下,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拟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规划,把握学校发展的整体方向。

    ②成立职业服务中心。职业指导的任务就是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根据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创业和升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职业指导重在育人,教育应是第一位的。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指导,学校应成立专门职业指导服务中心,并配备职业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根据其所自选的专业,潜意识的进行职业指导,让其明确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帮助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③成立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小组(第二课堂指导小组)。专业技能培训指导小组根据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按教学计划的目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联系学校的基本情况,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并定期督促检查。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顺利就业。

    3.职业指导教育分三个阶段完成

    学校的指导工作应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主要通过入门教育、综合教育、就业教育三个阶段来完成。

    ①入门教育,学校职业指导的基础阶段。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要极力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接受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角色转换,通过学校各个专业的目录简介、设置要求、笺展方向,结合自己特点,选择专门化的方向和学习内容,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做好具体而实在的准备。让学生明确进入学校的某一专业,就意味着进入了为终身不断接受定向教育奠定基础的阶段,这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变化,是一个里程碑,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机制,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让他们珍惜校园生活,挖掘潜力,完善自我,设计未来,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适应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

    ②综合教育,即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的教育,这是学校职业指导的关键阶段。学校的职业指导与素质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步运行,职业指导在各阶段的任务是对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指导。在入门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初步形成的理念,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素质、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主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应变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强化职业理想,并以此形成持久稳定的奋发向上的动力。

    ③就业教育,学校职业指导完成的阶段。在毕业年级针对学生即将进入社会,拾遗补缺地进行以就业为重点的教育,这是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部分。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搜集需求信息,掌握技巧,了解创业的途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4.职业指导的方法

    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职业指导的灵魂,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效。职业指导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个人指导法和集体指导法。

    (一)对个人的职业指导方法

    (1)面谈法

    面谈是交流思想、沟息的主要形式,方法简单、直接灵活,且极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容易让学生接受老师指导意见。运用好面谈的技巧是在职业指导中工作水平如何的一个标志。

    ①善于启发。在面谈过程中,在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意向后,要以亲切的态度给予启发,如果学生心理存在矛盾,对个别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谈话有利于了解情况和解决矛盾。

    ②创设有利于沟通的。要设身处地、态度真诚,亲切,给学生以信任感,依赖感,让学生有暖融融的感觉。

    (2)个案指导法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方法,不能简单化,一刀切,一个模式套用所有的人。如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词。中应提供机会,让其在大众场所上多讲话,多发言,在课堂内多提问。有意识的分派具体事情,迫使他去与单位和个人打交道,增强其社交歌力。如有些学生性情懦弱胆小,只顾自己埋头办事,不管旁人何作何为。教育中,应鼓励其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想办法让他第一次能勇敢的走上讲台,哪怕是短暂的停留也算成功,第二次能在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次让他组织一个团体的活动,层层引进,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有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百依百顺,没有经受任何的打击与挫折。教育中提倡接受挫折教育,让其在失败面前记住教训,找出差距,然后重新做起,而不是失败后一味地埋怨别人或者一跟不起,或者破罐子破摔。

    总之,在处生的具体问题时要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科学指导方法的灵魂。

    (3)协助调整法

    通过职业指导能否顺利就业,除按要求掌握职业技能外,还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影响就业的成功率。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要过低的看待自己,也不要过高的期待自己,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更新就业观念,合理选择适合的职业。

    (4)追踪法

    对一些实施个案指导,调整期望值的学生就业后进行跟踪调查尤为重要,一则不因他们走出校门而与学校失去联系,失去关怀和温暖,二则了解他们状态及时加以指导,做好稳定工作,三则可以帮助自己工作,积累经验,便于更好的提高职业指导工作。

    (二)对集体的职业指导方法

    学校的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所的职业指导存在较大的差别,职业指导的对象是学生,面广、人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人人单独辅导。

    ①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会,针对问题及时引导,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平时同学们经常提出各种问题,如毕业后自己学习的专业派不上用场怎么办?为什么用人单位要限制性别、高矮?我现在学习的电算专业,但我更喜欢应用,可以报考计算机的对口升学吗?针对同学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类,分班级,分时间展开讨论,及时地加以引导。指出:“双向选择“就是本着务实的精神,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再针对用人位的招聘条件,两方面结合起来,选择自己胜任的工作,一次择业多次择业,如若是自己的爱好广泛,又有多方面的技能,那么求职就多了一条路。

    ②让学生走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激发同学们更加力的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模拟教的方法,让学生先参加校内的模拟训练,再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职业生活,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化是我校的主要专业,学校设有会计模拟实验室,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以后,到实验室亲自操作,如票据的填写、审核、报批、记帐、过帐、扎帐、转开支票、建立帐户等一系列过程,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全能胜任各单位工作。如会计兴趣小组的高薇、张平富同学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2003年寒假28天时间就顺利完鼎城区电业局2003年电网改造的经营帐目的整改,受到领导的高度赞杨,并且每人获得1200元的奖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又造福于社会,一举两得。

    ③模拟场景演示

    模拟场景训练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学生兴趣浓,参与率高,印象深刻。如我校兴趣小组曾举办一次英语模拟招聘会,职位为公司的英语,模拟场景中精心设计的问题有:怎样着装去与主试者面?如何给主试者打招呼?怎么作好自我简介?在双方交谈时,主试者有接听电话或因事短暂停顿,被试者怎么办?面试时究竟是站着坚着的好?面试中怎样回答提问,是直率还是委婉?面试结束后与主试者握手吗?在演示中,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分别表演不同的角色,生灵活现,在愉快的欢笑中掌握面试的各种基本手法。

    ④报告会

    采用报告会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常用的方法,如聘用企业的人事部长,公司的经理作社会人才需求形势的报告,或请己经就业的又取得成就的毕业生讲自己的就业或创业的经验体会,就采用报告会的方式。

    职业指导的途径很多,方式与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究竟怎样更好的围绕使学生能充分、顺利的就业来进行职业指导,还有待于进一步进益的探索。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3-02-08 20:14:32  回复该评论
  • 一步进益的探索。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