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全中国有几人焦姓
一、来源有三
1、出自上古神农氏,以国为姓。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今河南陕县焦城),建立焦国,其后以国为姓,遂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遂以国名掺箶为姓。
3、古代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姓。焦姓望族居中山(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30里)、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
二、郡望堂号
【堂号】 摬还短脭:汉朝末年,焦先避乱居扬州一带,因名焦山。后来在河边结卢隐居。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皇甫谧夸他是击嘶室?来第一人败?
【郡望】《郡望百家姓》记载:焦氏望出中山郡。《姓氏考略》记载:望出中山、广平、冯翊。
中山: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代为巨鹿郡的领地。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相当于河北省北部地区。
广平;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汉武帝时置挢蠓腭磾,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焦胜:明代探花。
焦竑:明代状元,江宁人,万历中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林翰。
并且好像是从欧洲传进来的
百家姓里有没有人姓焦?
百家姓有姓焦的,我外婆家隔壁村就是姓焦的村子,其实在百家姓中各种各样的姓都有,还有些从来没听过的姓名,反正有的自我感觉怪怪的。
百家讲坛百家姓焦姓氏起源
焦姓的起源和演变:
汉族焦姓主要有二支:姜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姜姓。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故地在今河南陕县。不久周灭之,其族人因焦为氏。其国人东迁于焦城,故地在今河南中牟西。至东周受郑国之迫,南迁焦邑,故地在今安徽亳县,春秋时为陈地。又被迫北迁鲁焦城,故地在今山东嘉祥青山东,春秋中叶焦国灭,其地入鲁。其后子孙以国为氏。姜姓焦氏的历史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虞、虢、焦、滑皆姬姓国也,后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一说,焦、谯原为同一姓,召康公奭辅佐周成王有功,其子孙封为谯侯,故地在今河南陕县,姜姓焦国古址,后为晋武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有谯、焦氏。姬姓焦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焦姓的组成比较复杂,外族血液大规模融入焦姓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南朝时甘肃和四川一带氏人已经形成了南安郡焦姓大族,随后在四川南部、云贵地区的南中夷四姓中有焦氏,称为叟族大姓。唐时吐蕃人,宋朝时宁夏地区的西夏党项族钟均有焦姓。清初满洲八旗姓觉佳氏,后改为汉姓焦。所以当今西北、西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中焦姓的分布与此焦姓与周边民族融合过程有关。
历史上焦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焦姓活动于河南山东地区,后向西向南迁移。到汉、晋时期,焦姓的血液已经多样化,与西南和西北的土著有密切关系,焦姓足迹已抵西南和西北。到唐、宋时,焦姓已经分布于南方各地。
宋朝时期,焦姓大约有5万朵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为焦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39%。全国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焦姓分布区。
明朝时期,焦姓大约有9万3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苏、山西,三省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等。陕西为焦姓第一大省,约占焦姓总人口的21%。宋元明时期,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移动,全国形成了以西北陕晋、东南江苏为中心的两块焦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焦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焦姓的人口已达115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2%,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二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焦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这也反映了西南叟人河西北氏人焦姓人群汉化的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三省区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江西、甘肃、安徽,这五省的焦姓又集中了30%。河南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19%,为焦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以河南为中心,向外散布的焦姓人口分布特征。
焦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河南、冀晋陕甘大部、北京、宁夏、鲁皖西部、鄂赣北部、内蒙古东部、辽宁大部、吉林、黑龙江南部,焦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1%以上,最高可达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4%,居住了大约57%的焦姓人群。在鲁皖中部、江苏北部、福建西部、鄂赣南部、川渝北部、云南中部、新疆西北、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西北、河北东北、天津、辽宁南部、黑龙江东部,焦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0.2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22%的焦姓人群。
焦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焦姓的郡望有中山、广平、冯翊。焦姓以不苟为其堂号。“不苟”堂号典出三国魏国焦光。焦光避乱居扬州焦山,在荒野河边结庐独居,一直过着以天地为栋宇,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的生活,相传活了一百多岁。皇甫谧称誉他为“羲皇以来第一人”。
楹联焦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朝廷三老;天地一庐。
书楼藏目;乐府志哀。
河图受秘;酒国惊筳。
秧溪为带,枫岭作屏,蔚矣仙源之秀;
习武夺魁,修文称首,美哉世德之隆。
家训格言 焦氏家训以清朝焦循的里堂家训》最有特色。焦循为清著名经善大师、文学家,其学问“精深博大,名日通懦”。世人称其家训“识见超卓,议论明通”。他认为人之“一切不善多由于贫”,乃主张“儒者以治生为首要”,所以告诫子弟“欲自守者,必先筹其不至于饿”。又认为教子女读书的根本在于“使之有业”,因此“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并强调“人各有所近,高下浅深,必难一致”,读书治学要旨在“自出其性灵”,故告诫子弟必须学习多样化,“一概施之,鲜能皆当 才能立足于当前的社会。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焦姓历代名人49名,占总名人数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五十五位;焦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焦姓的著名
在全国姓焦的人口占多少人
我家就是西丰焦姓安民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安民就有两家姓焦的另一家是一个老师也姓焦是金星过来的。
焦氏-姓焦的名人-焦姓起名字-焦姓的起源与家谱
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焦氏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记载:望出中山、广平、冯翊。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代为巨鹿郡的领地。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相当于河北省北部地区。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汉武帝时置挢蠓腭磾,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焦」源出
一、出自姬姓。一说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今陕州东北百步焦城是也。"焦国故址在今河南省陕县南部。二、为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据《华阳国志》云:南中夷四姓有焦氏,别为一派。
堂号
三诏堂:源出江苏省镇江市名山焦山处士焦光的家世,自东汉焦光结庐隐居此处,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故焦山便是以焦光为名的。在这里,可看到上游八九里,矗立江流转折处,江中心号称浮玉的名胜区焦山。东汉时,焦山大宅的姓焦主人,因汉灵帝三度下诏请去做官而拒绝,名传千古的.焦光后裔,就以“三诏堂”作为堂号。此外,焦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饮仙堂”、“中山堂”等。
迁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国,春秋时灭于晋,于是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先秦时期,焦姓人于史书不显,表现得较为沉寂。西汉时,见诸史册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寿外,还有在《田延年传》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富人焦氏。东汉时,入载史册之焦姓有焦触、焦和、焦永,还有庐江(今属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东太守的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焦贶。这些资料表明,此际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泽东)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有河东(今山西省夏县)人焦先,梁人焦宝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肃省陇西)人焦遗、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说明此际社会动荡造成焦姓南迁外,更多的焦姓经陕西避兵火于宁夏、甘肃一带。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胜。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以及五代十国虽造成焦姓人口锐减,但其繁衍播迁却是呈小规模、无序的播迁,原因是藩镇割据或各国分立,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还有战火不焚烧的净土。宋靖康之耻后,焦姓避居江东,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宋理宗时,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迁居浙江嘉兴。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迁于更广泛的南方其他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明清之际,焦姓人家大量出现于江南各地,同时人才辈出,声誉响亮,使得迄今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个著名的姓氏。如今,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焦姓起源及简介 姓焦的名人有哪些
导读: 焦姓是怎么来的?焦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三十二位姓氏,在豫冀大地颇有影响。当今焦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92%,总人口大约有115万。那么,焦姓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姓焦的名人有哪些呢?姓焦的明星有哪些?快点随我了焦下焦姓起源及简介吧。
焦姓起源及简介
汉族焦姓主要有二支:姜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姜姓。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故地在今河南陕县。不久周灭之,其族人因焦为氏。其国人东迁于焦城,故地在今河南中牟西。至东周受郑国之迫,南迁焦邑,故地在今安徽亳县,春秋时为陈地。又被迫北迁鲁焦城,故地在今山东嘉祥青山东,春秋中叶焦国灭,其地入鲁。其后子孙以国为氏。姜姓焦氏的历史有3000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虞、虢、焦、滑皆姬姓国也,后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一说,焦、谯原为同一姓,召康公奭辅佐周成王有功,其子孙封为谯侯,故地在今河南陕县,姜姓焦国古址,后为晋武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有谯、焦氏。姬姓焦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焦姓的组成比较复杂,外族血液大规模融入焦姓早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主要发生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南朝时甘肃和四川一带氏人已经形成了南安郡焦姓大族,随后在四川南部、云贵地区的南中夷四姓中有焦氏,称为叟族大姓。唐时吐蕃人,宋朝时宁夏地区的西夏党项族钟均有焦姓。清初满洲八旗姓觉佳氏,后改为汉姓焦。所以当今西北、西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中焦姓的分布与此焦姓与周边民族融合过程有关。
历史上焦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焦姓活动于河南山东地区,后向西向南迁移。到汉、晋时期,焦姓的血液已经多样化,与西南和西北的土著有密切关系,焦姓足迹已抵西南和西北。到唐、宋时,焦姓已经分布于南方各地。
宋朝时期,焦姓大约有5万朵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为焦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39%。全国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焦姓分布区。
明朝时期,焦姓大约有9万3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苏、山西,三省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等。陕西为焦姓第一大省,约占焦姓总人口的21%。宋元明时期,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移动,全国形成了以西北陕晋、东南江苏为中心的两块焦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焦姓的分布
当代焦姓的人口已达115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2%,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二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焦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这也反映了西南叟人河西北氏人焦姓人群汉化的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内蒙古,三省区焦姓大约占焦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江西、甘肃、安徽,这五省的焦姓又集中了30%。河南居住了焦姓总人口的19%,为焦姓第一大省。目前全国形成以河南为中心,向外散布的焦姓人口分布特征。
历史上姓焦的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焦姓历代名人49名,占总名人数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五十五位;焦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焦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8%,排在并列第一百六十一位;焦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孱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八位。
焦姓历代被载入史册名人:西汉经学家焦延寿;唐朝与李白同称“饮中八仙”的焦遂;南朝宋朝诗中焦子章;明朝学者焦竑,画家焦白;清朝哲学家、数学家、戏曲路论家焦循,画家焦秉贞;清末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焦达峰;当代中共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戏剧家焦菊隐。
焦姓血型
焦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2.6%,A型占28.6%,B型占29.6%,AB型占9.2%。
焦姓的明星
焦恩俊
焦姣、焦婷、焦俊艳、焦媛、焦阳、焦瑞霞、焦月娥、焦恩俊、焦晃、焦菊隐、焦雄屏、焦刚、焦俊祥、焦诗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