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 1、桥圩镇的经济
- 2、桥圩镇的介绍
- 3、桥圩镇的城镇规划发展
- 4、广西贵港市桥圩镇特产什么?
桥圩镇的经济
羽绒产业是港南区桥圩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4年该镇羽绒产业实现生产总值约36.8亿元,上缴税金约600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1.1亿元的54.5%。羽绒税收占财税半壁江山。据该镇党委书记覃露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桥圩羽绒产业不断壮大,羽绒产销量约占全国的28%,占世界的18%。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并称“全国三大羽绒基地”,港南区2007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羽绒之乡”称号,2013年底获得复评。全镇共有大小羽绒公司、加工厂、个体户共90多家(户)。记者从该镇统计站了解到,2013年桥圩镇羽绒产业实现生产总值35.2亿元,上缴税金567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1.05亿元的54%。2014年实现产值36.8亿元,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69.9%。2014年羽绒行业税收达60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 54.5 %,为财税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出口创汇。记者到贵港市金弘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该公司副总经理许福明告诉记者,公司于2009年投产,产品常年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般每年出口100多万美元,多的时候达400多万美元。桥圩羽绒产品有的是半成品直接出口,有的是经过加工后制成衣服、被子等销往世界各地,为我市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羽绒产业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该镇镇长殷崇勇告诉记者,羽绒产业涉及生产环节的各个方面,从鸭鹅养殖、屠宰加工、羽绒收购、加工到羽绒服装、制布、纺织、印染、包装、运输等,既直接增加财税收入,又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与羽绒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塑编、麻绳、物流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桥圩镇现有新兴、杨兴等6家大型编织厂,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年产塑编袋2.1亿条,产品除供应本地及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羽绒产业的带动下,麻绳加工业不断发展,全镇已有15家初具规模的麻绳加工厂,拥有中型电动编麻绳机近100台,年产麻绳1500多吨,总产值1000多万元。记者在该镇采访时看到,桥圩街上拉着羽绒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大小货车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开长途车的罗师傅说,他就是看中了桥圩货源多才买了货车,平时主要是从桥圩运羽绒产品到浙江、苏州、福建等地,再从当地拉货回到广西,一年收入不下20万元。
服务业等其它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建设、乡村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曲艺社、夕阳红群艺队、醒狮队等民间文化社团十分活跃,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桥圩镇的介绍
桥圩镇是贵港市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港南区中心镇,为县级镇。桥圩镇距市区仅29公里,镇内有324国道一级公路和黎湛铁路通过全境。距南广高速公路13公里,已通行的贵梧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另外正在建设一条一级环镇路和一条民兴商贸大街。地理优越,交通便捷。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6平方公里,现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1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万人。有党组织129个,党员2000多人。全镇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水田4.61万亩。2005年被评为贵港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而后被列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自治区工贸强镇,中国羽绒之乡,全国重点镇。
桥圩镇的城镇规划发展
贵港日报讯 (记者苏少珍)广西自治区政府公布了全区13个“工贸型名镇”建设名单,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入围的乡镇。
据了解,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建设的形式,用3到5年的时间,把列入全区“工贸型名镇”的13个重点镇打造成全区工业强镇、商业旺镇、流通富镇、环境美镇的示范镇。日前,桥圩镇已获自治区政府下拨“工贸型名镇”第一批街道拓宽和道路绿化、改造经费1400万元,还获得中央、自治区建设粮食储备中心专项经费1200万元。桥圩镇“工贸型名镇”的规划已报自治区批准,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整个项目于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桥圩工贸型名镇规划,桥圩镇“工贸型名镇”的建设重点是,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一个占地3000亩的桥圩工业集中区,主要承接羽绒、中药材等桥圩原先的支柱产业,新增制鞋、电子这两个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同时,按县域镇的标准,改造和建设桥圩小城镇,全面整治镇容、镇貌,对现有街道进行拓宽改造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美化324国道两旁房屋立面;新建一条6公里长的环镇一级公路,形成三横八纵的街道路网;搞小区开发,建设高端商住区,满足工业集中区工人和管理人员的住、购、娱乐需求;建设一个占地400亩、可容纳30家粮食加工企业的中央、自治区级粮食储备中心。
特色名镇建设需要特色产业支撑。该镇大刀阔斧进行特色名镇建设,推动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迅速崛起。该镇因地制宜规划3000亩土地作为工业集中区,第一期已入驻羽绒、木业等优势特色企业120多家。全区共有大米加工厂20多家,年销售量达4万吨,产值达2.24亿元。恒源木业发展成为规模企业,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201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财政收入达1.07亿元,分别比开展特色名镇建设前的2010年增长34.4%、42.2%和270.9%。特色农业发展壮大。该镇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泽泻、荷兰豆、大头菜等示范种植基地渐成规模。201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9元,比2010年增长5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超出全市平均水平。民生工程惠及民生。2013年,该镇共发放低保金、五保供养金抚恤金、倒房重建补助和医疗救助金874.91万元,发放救灾物资2560件、大米19.5吨,受益对象3021户共5922人;全镇新农合参合人数9.8万人,参保率达99.8%;投资1350多万元夯实办学基础设施;投资110万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个。长效管理形成机制。该镇2013年累计投入“清洁乡村”活动资金113万多元,新建垃圾池304个,购置垃圾桶180个、便民垃圾收集箱3000个、垃圾运输电动车22辆,清理垃圾5000多吨,真正实行了“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下一步,桥圩镇将重点建设占地约3000亩的布局合理的羽绒产业园二期工程、占地150亩的宜居宜企的教育商住小区和街心花园、设施齐全的铜鼓湾温泉度假区、占地约450亩的综合性强的农副产品贸易中心、桥圩至湛江约6公里交通便捷的环镇路,致力打造一个名符其实的广西特色名镇、贵港市副中心。”港南区委副调研员、桥圩镇党委书记陆延山给笔者描绘了该镇特色名镇建设的宏伟蓝图。
贵港桥圩镇铜鼓湾温泉总体规划公示 2013-08-12 来源:贵港市住建委 《贵港市铜鼓湾温泉总体规划》草案已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现将规划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13年8月9日~9月8日
贵港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
《贵港市铜鼓湾温泉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简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根据矿产探矿权范围,面积2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以主题温泉度假为核心,集游憩休闲观光,生态文化养生,商务会议度假,高端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
三、规划结构
根据贵港铜鼓湾温泉度假区的地形条件特征,可以将其概括为 “三心、四区”空间布局结构
三心——桥圩镇核心,湛江镇核心和温泉度假核心;
四区——温泉度假核心区,田园风光区,农业发展区和园林观光区;
四、用地布局
此次总体规划用地面积约29.6平方公里。
主题温泉区,位于度假区用地南部的区域,占地面积2.75平方公里。本区作为度假区主体酒店住宿区域和交通集散中心,主要为游客提供接待、餐饮、购物、住宿、会议等服务,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度假酒店、主题温泉度假区、别墅区、停车场、购物及餐饮中心,形成度假区的中心服务区域。
生态发展区,位于马英江以北,沿马英江带状区域内。规划设置高尔夫球场及练习场、会所、酒店及配套别墅区。
休闲娱乐区,位于生态发展区北,与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间的地带。本区用地条件良好,以度假温泉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开发休闲娱乐项目,主要规划运动休闲场地、篮球、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地,以及自驾游、休闲运动拓展等项目。体育休闲俱乐部成为该区的主要建筑,内设置更衣淋浴室、室内乒乓球、桌球、健身、棋牌等,满足游客的运动休闲需求。
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核心区北部。利用原有农田,开发蔬菜、林果采摘,现代农业展示等项目。
配套区,位于马英江北,生态发展区以西。为满足高端市场、商务接待规划的高档VIP别墅区,以高端客户为目标,针对VIP顾客量身定做而设计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体现对VIP顾客的尊重和价值的体现。
田园风光区、农田发展区及林地观光区,规划范围内除核心区以外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严禁除本项目以外的其他温泉度假项目开发。该区域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现状自然资源形成开发隔离带,防止镇区及开发项目的过度开发。
六、景观系统规划
广西铜鼓湾温泉度假区形成“一轴、三片、多点”的景观结构。
1)一轴:指度假区滨水景观轴;
2)三片:包括温泉主题度假片区、生态发展及现代农业示范片区以及田园风光片区;
3)多点:包括主题温泉区、生态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娱乐区、田园风管区等多个重要景点。
七、绿地系统规划
1、温泉区域绿化景观规划以以原有植被为基础,结合各功能景区的特点,形成具有局部特色和整体风格的绿化模式。
2、保留整理原有自然的植被景观,改造地形,创造休闲的生态绿化景观。
3、使绿化景观系统点、线、面三者相结合,环境空间上乔木、灌木、草本三类相配置。
在总体上遵循“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手法,在区域内营造一片清新休闲气息的绿化景观。
在增加不同植物群落和林下地被植物的同时,并注重生态群落空间布局,通过上木(乔木)、中木(灌木)、下木(地被、草坪)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使空间环境达到休闲、清新、艺术的视觉感受。
通过常绿-落叶、花树-果树乔木;常绿-落叶、赏叶-造型、观果-赏花灌木;木本—草本花卉季相的合理科学配置,再现生机、丰富良好的生态景观画。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遵循等级分布、方便使用和公平共享的原则,根据规划的整体要求、功能定位以及地段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布置。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的不同,分成配套区、主题温泉区、生态发展区、休闲娱乐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不同的内容。
1 、配套区公共设施
主要配套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2、 主题温泉区的公共设施
分布于主题温泉区的组团内,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针对度假区的功能,在其服务区配置停车场、垃圾回收点、医疗站、市场、服务接待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加油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接待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塑造主要的开放空间景观。
3 、生态发展区的公共设施
生态发展区主要配备垃圾回收点、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4、休闲娱乐区的公共设施
休闲娱乐区主要配备垃圾回收点、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要求,为游客服务。
5、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公共设施
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配备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九.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及广西区防洪标准,结合铜鼓湾温泉发展规划确定,考虑到园区规模及重要性,区内水系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
2.消防规划
1) 消防给水
消防给水以自来水为主,天然水源为辅,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建设结合规划区各给水管网规划进行,布置成环状。
2)消防车通道
规划区内道路最小宽度不低于2.5m。满足消防车辆的转弯半径,消防通道采用尽端式道路方式设置回车场。
3)消防通讯
消防通讯应采用有线、无线和计算机通讯相结合的报警、接警和指挥调度系统,采用“集中接警与责任中队监听相结合”的方式,按每万门电话应调拨2条119火警专线与指挥中心连接,消防保卫重点单位至消防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中队设有线或无线火灾报警设备,消防指挥中心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设专线通讯。
4)消防规划
根据消防站的服务半径要求、出警便捷性及取水的便利性,将消防站设置在规划区西南部沿河边,建议选在抢险应急通道上,避开大量的人流,保证消防车5min出警的要求,按间距120m的要求布置消防栓。
3.人防规划
根据铜鼓湾温泉自然地理特征,有计划按阶段地发展人防工程体系;结合战时疏散和平时抗震防灾和消防的要求,合理布置、广场、绿地;结合道路、大型绿地设置疏散通道和地下人防空间。
4.抗震规划
结合铜鼓湾温泉的生态廊道、集中绿地、广场、停车场等人防工程设置人员避难疏散场地。避震场地要求为:疏散半径300-500m,人均疏散面积2-4m2。
5.地面沉降控制规划
科学制定地面沉降控制目标,合理开采地下水,综合制定控制地面沉降对策,是地面沉降控制规划的核心。
6.危险品控制
规划区内各类危险品的各生产环节:装卸、存储、运输、使用及处置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设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做到安全设计和安全生产管理。
7.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机制
规划区应建立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风险预防和应急策略,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防范生化袭击、恐怖袭击、污染事故、重大火灾、地震、爆炸等突发安全事件及其衍生灾害,保证办公机构、生命线工程、基础设施脆弱区、人员高密集区等部门、设施和区域的安全。加强交通、供电、供水、供气以及危险品仓库等企业和设施的安全,增强保护力度,在建设中增强其稳定性、隐蔽性和抗破坏性,防止其遭受恐怖袭击及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
广西贵港市桥圩镇特产什么?
港南区桥圩镇位于贵港市东南部,距贵港市区29公里,东邻湛江镇、西交瓦塘、新塘乡、南接木格镇,北邻八塘镇、东津镇,黎湛铁路和324国道横贯圩镇,兴六高速路穿镇而过,是贵港市东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100221人,全镇耕地面积60570亩,其中水田46650亩,旱地13820亩。现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财政总收入1254.8万元,人均纯收入2346元。全镇现有大小企业2720多家,从业人员3.3万,2002年总产值6.6亿元,形成了羽绒、塑编、精米、化工、建材、麻绳、中药材七大支柱产业。其中有以华昌、港利、建兴为代表的90多家羽绒厂,年加工羽绒2.3万吨;以松达、朝阳、新兴为代表1 0家塑编厂;以宏丰为代表的15家精米加工厂;以华宝为代表的5家建材厂;以南风化肥厂为代表的化工业;麻绳加工1000多户;以宏发土产药材为代表30家药材加工业,特别是羽绒、塑编两行业,为全国最大基地之一。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优质谷、穿心莲、蚕桑、泽泻、甘蔗、水果、马碲七大农业基地。其中,全镇优质谷种植面积占水田面积的95%,甘蔗8500多亩,蚕桑5000亩,穿心莲8000亩,泽泻10000亩,荔枝、龙眼16000亩,马蹄3000亩,畜牧水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生猪年存栏3.8万多头,羽鸽年产43万羽,水产养殖4600亩。 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三高标准,先后开发了羽绒堀工业区、青山工业区、瓦子岭商贸区、牛岭街开发区、福旺园商业区、教育花园开发区、修建了三个专业市场,扩建和亮化了所有的街道,完善城镇有关设施,城镇的市场体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设施齐全。 桥圩镇相继荣获“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