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怎么去公安系统查人
去公安局查一个人信息,通常不会受理,因为个人隐私受国家法律保护。但是,如果公安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理由,如果认为合理、合法,可以决定帮助查询,如人口失踪、寻亲、犯罪等等,具体要去公安机关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中包括了隐私权,根据中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及将它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如何在公安局查询公民的身份信息?
要查询个人公民身份信息,要到当地公安机关部门查询,应凭当事人有效证件,还要符合查询条件,才会帮助查询相关户籍信息资料。
需要符合的条件有:
公安及其它政法系统有关部门因办案需要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保卫部门外调、政审需要的,有关部门查找迷途失踪对象需要的,邮电、银行、医院、药房等因紧急情况需要查询当事人住址的,律师因参加诉讼等活动,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需要查询当事人户籍资料的。
扩展资料:
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二、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根据法释〔2017〕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
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1、从外延上看,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表现为:一是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
二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三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公安人口信息查询系统是什么?
全国户口户籍查询系统
户口及户籍资料是一个人的标准信息,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湖南户籍查询系统中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结婚、离婚、收养、死亡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1.身份证号码湖南户籍查询系统的身份证号码查询归属地数据为本站所有,免费查询结果包括:户籍所在地、性别、出生日期、18位号码。
2.核查比对及照片数据来源于门户口查询系统数据,户籍查询结果权威!如果直接需要权威身份核查结果。
户籍查询系统是国家最宝贵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是制定与实施各项政策和指导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公民户籍查询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掌握人口信息的动态变化,对于国家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信息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打击犯罪、方便群众、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安部人口查询系统
公安人口信息系统无你的相片信息,你的身份信息在当地信息库中未同步至公安部人口信息系统或信息同步不全,可以让家属在户口所在地代办。或者你自己回去办。
一、人口户籍信息查询系统。
二、人口查询条件:户口登记人口信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单位不得随意查询。
(一)公民可以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居民户口簿,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查询本人和户内成员的户口登记信息。
(二)因办案需要要求查询涉案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司法机关可以凭本人工作证、介绍信(调查函)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户口管理部门申请查询。
(三)因承办法律事务需要要求查询有关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律师可以凭律师执业证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户口管理部门申请查询。
(四)因履行职责确需查询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经被申请机关核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凭单位介绍信、查询人的工作证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户口管理部门查询。
公安局可以查人口信息的系统叫什么名字?
公安局可以查人口信息的系统叫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是由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的。
用于处理中国(未含港澳台)近十三亿人口身份数据,保护隐私为前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是为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服务。
人口查询的条件:
1、公民可以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居民户口簿,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查询本人 和户内成员的户口登记信息。
2、因办案需要要求查询涉案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司法机关可以凭本人工作证、介 绍信(调查函)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户口管理部门申请查询。
3、因承办法律事务需要要求查询有关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律师可以凭律师执业证 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户口管理部门申请查询。
4、因履行职责确需查询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经被申请机关核准,政府有关部门可 以凭单位介绍信、查询人的工作证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机关户口管理 部门查询。
扩展资料
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
1、身份信息核查
公民个人在进行社会和经济活动(例如到电信、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向有关机构主动提交身份证件,有关机构工作人员(称为“核查人”或“用户”)将公民(称为“被核查人”)主动提交的姓名、身份号码等信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通道传送至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
得到“一致”或“不一致”的比对结果,如果“一致”还可以进一步比对照片,以确认照片与身份证提交者本人是否一致,不提供任何其他信息。
2、人口数据统计
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加载了全国户籍人口信息,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公民身份信息资源,现向社会推出人口数据统计服务。 人口数据统计服务基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提供各类户籍人口统计数据,内容广泛。
数据内容包括分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出生地、籍贯等维度的各种人口统计数,以及目前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姓氏统计数据。数据的地域范围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最低可到区、县一级。
服务流程:确认需求→需求提出者出示有效证件(身份证及单位证明)→签署协议书→付款到中心→中心提交数据
3、寻亲访友
茫茫人海中,您是否常常忆起旧时的同窗、曾经的好友、别离的亲人?时过境迁,也许你们已经失去联系,而您始终无法忘怀那深厚的感情,期待着与失散多年的亲朋好友相聚重逢。
“中心”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利用涵盖全国十三亿人口信息的数据库资源,以户籍信息为线索开展寻亲访友服务,以体现“公民信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
服务范围限于:寻找您的亲戚、朋友、战友、同学、同事,为中国大陆公民。不包括现役军人、被拐骗、离家出走、走失及失踪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
公安个人信息查询系统
如需查询自己可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派出所查询,如需查询诉讼对方户口信息可要求委托律师去查。
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一般是不对外公开的,只是公安系统的内网可以查询。这是内部用的户籍系统是可以查出个人的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婚史、退伍转业等等一般的信息。
扩展资料:
我国个人信息滥用情况大致归纳为如下类别:
第一种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有关机构超出所办理业务的需要,收集大量非必要或完全无关的个人信息。比如,一些商家在办理积分卡时,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机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状况等信息;一些银行要求申办信用卡的客户提供个人党派信息、配偶资料乃至联系人资料等。
第二种是擅自披露个人信息。有关机构未获法律授权、未经本人许可或者超出必要限度地披露他人个人信息。比如,一些地方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人员的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以及违法行为进行公示;有的学校在校园网上公示师生缺勤的原因,或者擅自公布贫困生的详细情况。
第三种是擅自提供个人信息。有关机构在未经法律授权或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掌握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其他机构。比如,银行、保险公司、航空公司等机构之间未经客户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共享客户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信息保护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使用如何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