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纪录片拍摄方式与风格_纪录片作品风格定位

课程:

纪录片的创作特色是什么?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

扩展资料:

分类

一、诗意型纪录片(Poetic Documentary)

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

二、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1990年代“新纪录运动”(这个概念是否成立或许依然存疑)之前的纪录片多属此类。这种纪录片宣传意图明确,创造者倚重解说词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voice-of-God)、证据剪辑、全知视点等。

三、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观察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种纪录片放弃解说,放弃扮演,纪录片导演成了“墙壁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近年来中国出现很多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等。

这种纪录片长于现实世界的表达,但对于历史题材却难以处理。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冗长而沉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录片

纪录片的风格有哪些

1、诗意型纪录片(Poetic Documentary)

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

2、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1990年代“新纪录运动”(这个概念是否成立或许依然存疑)之前的纪录片多属此类。这种纪录片宣传意图明确,创造者倚重解说词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voice-of-God)、证据剪辑、全知视点等。

3、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观察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种纪录片放弃解说,放弃扮演,纪录片导演成了“墙壁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

近年来中国出现很多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等。这种纪录片长于现实世界的表达,但对于历史题材却难以处理。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冗长而沉闷。

4、参与型纪录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参与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纪事》(Chronicle of Summer)。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刻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迈入新阶段的作品《望长城》即有此特点。

5、反射型纪录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显著特征在于对纪录片呈现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反思。

和其他类型纪录片一样,反射型纪录片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导演在片中同时表达对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反思。这种影片往往显得更为抽象,难以理解。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还是陌生的。

6、表述行为型纪录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把真实的事件进行主观的放大,背离现实主义的风格。强调创作者主观的表述。代表作如马龙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头不打结》(Tongues Untied)。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avant-garde)很接近。

纪录片按照风格样式分类有哪些主要类型

纪录片按照风格样式分类主要有:诗意型纪录片、阐释型纪录片、观察型纪录片、参与型纪录片、反射型纪录片和表述行为型纪录片。

诗意纪录片着力于节奏的创造,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参与型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刻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把真实的事件进行主观的放大,背离现实主义的风格,强调创作者主观的表述。

纪录片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是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它兼有认知和娱乐的功能,并以之区别于以认知为主的文献档案影片和以娱乐为主的艺术、剧情影片。纪录片不应该仅仅被理解成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是应该也被理解成纪录片制作者在面对纪录片时的一种态度和观念。

扩展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从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诞生之日起,到66年文革为止。主要模仿纪录电影的创作手法,较为倚重解说词和蒙太奇剪辑效果。从文革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学习电影创作技巧,将其运用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栏目开播始,到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确定拍摄基调为止。改革开放期间,数量、种类、题材、表现形式有所突破,为以后的发展在观念上和技术上做了准备。

从1989至今,中国的纪录片普遍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实现声画合一,注重同期声的使用,记录真实的事件、真实的空间发生的真人真事,点四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得到回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录片

                      百度百科-中国纪录片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7 11:43:32  回复该评论
  • 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2、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1990年代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7 09:09:57  回复该评论
  • 。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冗长而沉闷。4、参与型纪录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参与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纪事》(Chron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7 09:43:28  回复该评论
  • Roggs)的《舌头不打结》(Tongues Untied)。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avant-garde)很接近。纪录片按照风格样式分类有哪些主要类型纪录片按照风格样式分类主要有:诗意型纪录片、阐释型纪录片、观察型纪录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