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 1、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 2、竞争者分析的内容步骤
- 3、浅谈产品竞争分析的方法
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如何开展竞品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场景分析——你不懂我,凭什么要求我懂你?
你若不懂得用户需要什么?凭什么要求用户懂你在传递什么?
做不好的产品大部分源自于不懂用户,不从用户这个端口去下钻。
用户对你的产品没有深度交集的原因一般有三个:
没有get到用户的利益/兴趣点,吸引失败;
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不友好,用户中途产生了放弃;
用户自身没有需求驱动——没有100分的产品,如果把前面两点做到位了,相信体验一定不会糟糕。
那么,用户可以通过这个产品为企业带来什么?
这里的重点就是场景:当用户与产品发生交集的时候,交集成为了触点;触点串联起来,就是我们说的场景。触点比场景重要,因为搞不清触点就串不出高价值的场景。
知道用户需求/痛点,分析过触点输出了场景之后,便可以开展你的进一步的竞品分析工作了。
二、重思路,求结论——六个不可取原则
竞品分析的方法论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打算把方法论放到最后写,思路先行。
拿起PPT就开始截图的行为不可取。
竞对的都是最好的认知不可取。
只截图不分析的方式不可取。
只分析无结论的方式不可取。
只下结论没有计划的方式不可取。
有计划没重点的方案不可取。
三、竞品分析需要有持续的业务/行业认知积累
这里尤其想说学习的重要性,主观学习的重要性:
每天花10分钟快阅各类资讯,必读的有:行业动态、国内外资讯、新业态、国家政策;
每天花10-30分钟去体验/了解你的竞对;
每天花30-60分钟去看看消费者对你的吐槽;
每天问自己一遍,今天你是否比昨天进步了?
不要总是说你很忙,大家都很忙。再忙,也是有碎片时间的,这些碎片时间如果可以用来吸收一些碎片化的知识、认知,日积月累,也是相当可怕的。有些你看着眼前不重要的信息、资讯,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候会真真切切为你带来价值。
四、浅入深出的竞品分析
主要的流程如下:(黄色标记部分为重点难点)
竞品分析主要流程
下面,重点讲下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1. 确定调研目标
万事开头难,竞品分析恰恰相反,是开头容易,越开展越难。核心的目标其实就是为了自身产品提升去寻找机会点,竞品分析是需求获取的渠道之一。
挖掘机会这里重点讲一下,就是有一个误区需要纠正“竞品都是好的”这中思维千万不可以有,竞品也有很多缺陷要你去挖掘发现,并且,竞品的缺陷恰恰是你的机会点。
2. 选择竞品
这里的重点是:选什么竞品?为什么选择他?
关于选什么竞品?
——一般竞品数量3-5个之间,本品+核心竞对1-2个,还可以补充的是异业或者行业内做的比较优秀的产品。
为什么选择他?
——就是选择标准的衡量,通常可以根据一些百度指数、行业排名、业务相似程度来确定竞品。
3. 场景化竞品
以用户为中心的前提是清楚地知道用户的需求。
从需求出发,以触点为重点,以实现产品目标为导向,输出竞品分析的场景——场景简单翻译为“用户动线”。
如果要对评价的产品做一份竞品分析,你应该从什么场景开始呢?
——围绕用户场景,带入用户视角,以看评价的场景为例,可以很轻松通过用户触点抽出用户看评价时最关注的信息:有评价有高质量的评价;围绕这2个核心关注点,再去看本品/竞品做的如何。这样看起来,问题洞察是不是一点也不难。
评价产品的用户场景
再继续举个例子:下图是场景化竞品中关于用户动线的一个分析,一个频道页面中带入用户场景,可见该频道动线比较复杂,用户在使用中容易搞不清自己在哪里。页面层级过深不能快速分发流量,带来流失的高风险(图片模糊处理,主要想表达结构)。
场景化用户分析的动线
绘制上面这样的动线图其实一点不难,却可以快速实现对比。
4. 输出结论
前面做了很多事情,但我常常形容为草稿纸。竞品分析的过程是学习跟自查的过程,通过这样系统的学习及思考,必须要输出结论的。
然而在输出结论的时候,你必须借助更多的信息来论证你的结论或者你的猜测:数据、用户需求、经营目标等。
所以,如果把竞品分析理解为“截图贴图”,说明还处在入门级产品经理阶段,充其量算试用期。
5. 宣讲报告
其实这里对宣讲人要求特别高,因为做竞品分析的人是沉浸式的。他自己非常清楚各种模块怎么怎么做的,但如果拿着PPT就长篇大论起来,听的人会非常累。
宣讲核心:
陈述清晰的竞品目标,思路,结构;
差异点/你的结论/你结论的原因依据;
你的方案与计划。
五、基于竞品分析的延伸
产品都有极强的生命周期管理,从产品规划到上线运营的全流程,需要持续对行业动态、产品体验、价值去分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卓越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是提升裂变的一个过程,验证成败的关键即是用户体量和优质用户量了。
该方法主要是从产品体验的角度来讲竞品分析,实际工作中视觉设计、交互设计、市场营销、产品运营等角色,运用此方法分析竞品体验,在竞品的选择及分析决策中关注的点会有差异,大的分析思路是一致的。
竞争者分析的内容步骤
竞争者分析一般包括以下五项内容和步骤。
1.识别企业的竞争者。识别企业竞争者必须从市场和行业两个方面分析。
2.识别竞争者对手的策略。
3.判断竞争者目标。
4.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
5.确定竞争者的战略
6.判断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拓展资料:
竞争者分析是战略分析方法之一,对竞争对手的现状和未来动向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识别现有的直接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收集与竞争者有关的情报和建立数据库;对竞争者的战略意图和各层面的战略进行分析;识别竞争者的长处和短处;洞察竞争者在未来可能采用的战略和可能做出的竞争反应。
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判断竞争对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竞争对手未来的战略,准确评价竞争对手对本组织的战略行为的反应,估计竞争对手在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方面的能力。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是确定组织在行业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
竞争状况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现在的竞争者、未来的竞争者,通过市场调查将他们罗列出来;对竞争者的优劣势进行调查,并详细记录下来,进而作出客观的评价;针对最大的竞争对手,采取何种策略赶上并超越他们。
——科技发展包括四个部分:是否有可预见新科技发展会影响生产方法或成本;是否可预见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产品对现有的产品有替代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是否会随之改变;企业自身的产品研发基础如何。
——经济能力:居民的消费能力;企业提供的产品对居民来说是民生必需品,还是一般消费品,对根据经济成长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应做不同的评估。
浅谈产品竞争分析的方法
浅谈产品竞争分析的方法
在企业中竞品分析工作大多数产品经理实际工作中很少去做,要么由市场和运营人员代劳,也或者产品部门配备市场研究相关岗位定期来做。而近来部门同事实行每月对现有产品进行竞品分析,参与一部分工作。对于既不是专才和通才的产品经理来说也是一种全新历练和学习.竞品分析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依据(由于信息挖掘渠道和关注点都相对带有主观性,比较危险的是有些产品经理会特意朝预期潜意识心里判断来收集数据),通常服务于领导及产品管理层对产品信息动态能够有意识的去关注及时调整相关目标;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1. 为企业制定行业产品战略规划、产品各条子产品线布局、市场占有率提供一种相对客观的参考依据;
2. 随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动态,如果挖掘数据渠道可靠稳定,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可判断出对方的战略意图和最新调整方向;
3. 可掌握竞争对手资本背景、市场用户细分群体的需求满足和空缺市场;包括产品运营策略;
4. 自我快速调整、以保持自身产品在市场的稳定性或者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5. 新立项的产品、拍脑袋想出来的(很危险,指的是对新接触的行业没有积累和沉淀)没有形成较为有效完整的系统化思维和客观准确方向的;
竞品分析怎么去做?
值得一提的是,竞品分析报告在一家成熟的企业,基本上是长时间定期持续积累不断挖掘和分析的一个过程;从而让数据准确性提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确定哪些是你的竞争对手?
A. 产品直接竞争者: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用阿泡的话说:“和你真刀真枪干上的竞争者”
B. 间接竞争者: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C. 同行业不同模式的:比如 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
D. 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2.从哪里获得竞争对手信息
A.从内部市场、运营部门、管理层等收集信息;
B.行业媒体平台新闻及论坛及QQ群,搜索引擎;
C.建立持续的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小组;
D.调查核心用户、活跃用户、普通用户不同需求弥补和间接代替的产品;
E.竞争对手官方网站、交流互动平台、动态新闻、产品历史更新版本、促销活动;
F.季度/年度财报;
G.各大人才网站同行业人才简历更新;对方的博客及联系方式;包括对手官方网站招聘信息;
H.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找到国外同行业的官方网站及行业信息订阅(市场直接竞争者机率不大,但盈利模式和功能定义用户群体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趋势导向性);
I.试用对方产品、客服咨询、技术问答等等;
3.需要获取哪些信息?
A. 公司技术、市场、产品、运营团队规模及核心目标和行业品牌影响力;
B.实际季度年度盈利数值,及各条产品线资金重点投入信息;占据公司主盈利的产品线;
C.用户群体覆盖面、市场占有率、运营盈利模式;尽可能了解到固定周期的总注册用户量/装机量/有效转化率;
D.产品功能细分及对比;稳定性、易用性、用户体验交互、视觉设计实力、技术实现框架优劣势;
E. 产品平台及官方的排名和关键字及外链数量;
4.常用分析方法?
A. SWOT分析法: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较为宏观和主观)也可作为竞品分析的一种方法;
产品的优势与劣势有客观的认识;
产品的现状与前景;
必须考虑全面;
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比如优于或是劣于你的竞争对手;
简洁化,避免复杂化与过度分析;
B.客户满意度模型(Kano模型);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型需求: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用户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用户充其量是满意;
期望型需求:耍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用户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用户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用户就越满意;当没有满意这些需求时,用户就不满意;
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用户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用户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用户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用户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C.波士顿矩阵
问题型产品:处在这个领域中的是一些投机性产品,带有较大的风险。这些产品可能利润率很高,但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
明星型产品: 这个领域中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但也许会或也许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量;也可理解为爆增式用户量和装机量;
现金牛型产品:处在这个领域中的产品产生大量的现金,但未来的增长前景是有限的。这是成熟市场中的领导者,它是企业现金的来源;
瘦狗型业务:这个剩下的领域中的产品既不能产生大量的现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现金,这些产品没有希望改进其绩效。一般情况下,这类业务常常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的;
D.信息对比
产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
公司背景: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运营团队情况;
用户定位:不同形式和行业用户,但对产品都有诉求;
用户需求:功能、视觉设计、交互体验、用户满足期望值;
产品详情:产品定位、是否跨行业目标、产品模式;
产品功能:大小功能模块对比;
功能列表
竞争对手一
竞争对手二
竞争对手三
A1功能
√
√
√
A2功能
×
√
√
A3功能
√
×
√
盈利模式:
竞争对手一
竞争对手二
竞争对手三
盈利模式A
盈利模式B
盈利模式C
运营策略及数据排名:周期活动、运营规则、及行业排名外链关键字相关数据;
今天就谈这么多了,以上仅是个人在做竞品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方法总结,其中还参考了部分同行业的观点,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请适当借鉴!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浅谈产品竞争分析的方法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