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基因定位方法
基因定位方法:
1、系谱分析法
在早期的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基因所属染色体的测定一般都通过系谱分析进行。由于女子有两个X染色体,男子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Y染色体上不存在和X染色体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
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交叉遗传。如果在一个家系中外祖父是某种疾病的患者,母亲的表型是正常的,外孙中有半数是患者,就可以判断有关的隐性致病基因是在 X染色体上。色盲基因便是1911年通过系谱分析最早发现的人的性连锁基因。位置在X染色体上的性连锁基因称为X连锁基因。
常染色体遗传也有它自己的系谱特点。根据系谱分析一般只能够判断基因属于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可是不能判断究竟属于哪一个常染色体。
2、非整倍体测交法
非整倍体测交法可以用来测定基因属于哪一个常染色体。
用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a/a)和野生型二倍体(+/+)杂交,再用子一代杂合体(a/+)和隐性亲本回交,在它们的子代中表型是野生型的和表型是突变型的各占50%。
杂交 a/a × +/+
↓
回交 a/+ × a/a
↓
回交子代 a/a a/+
突变型 野生型
比例 1 ∶ 1
如果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和某一染色体的野生型三体 (+/+/+)品系(见染色体畸变)杂交,子一代中的三体个体再和隐性亲本回交,在它们的子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之比是5∶1而不是1∶1。
如果常染色体隐性突变型纯合体和某一染色体的野生型单体品系 (+)杂交,在子一代中就出现50%的突变型个体,而不是100%的野生型。
杂交 a/a × +
↓
子一代 a/+ ∶ a
野生型 突变型
比例 1 ∶ 1
根据上述三种不同的杂交结果,可见只要具备相当于每一染色体的一系列三体和单体品系,便能从杂交子代的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数中判断任何一个突变基因所属的染色体。
扩展资料:
技术应用:
省农科院粮作所陆稻野生稻课题组在野生稻直立穗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构建了BC5F2定位群体并定位了一个来自展颖野生稻的直立穗新基因EP4,这一突破将有利于提高水稻直立穗育种的选择效率。
省农科院粮作所陆稻野生稻课题组致力于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挖掘和利用,将野生稻中的有利基因导入到亚洲栽培稻中,不仅可以改良亚洲栽培稻的农艺性状,更是拓宽其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课题研究团队以展颖野生稻为供体亲本、云南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为受体亲本,在BC4F6世代选育了具有直立穗表型的回交渗入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C5F2定位群体并定位了一个来自展颖野生稻的直立穗新基因EP4。
EP4是首次在野生稻中定位的控制直立穗的新基因。与EP4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M253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而提高水稻直立穗育种的选择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定位
基因定位的方法?
有两种基本方式制作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图:即物理作图和遗传作图。物理作图(physical mapping)是从DNA分子水平制作基因图。它表示不同基因(包括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实际距离,是以碱基对为衡量标准,所以物理图谱(physical map)最终是以精确的DNA碱基对顺序来表达,从而说明基因的DNA分子结构。从细胞遗传学水平,用染色体显带等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将基因定位不同染色体的具体区带,又称区域定位(regiona assignmer),而把基因只定位到某条染色体上称为染色体定位(chromosomal assignment)。这个水平上的基因图谱又称细胞遗传图(cytogenetical map)。分辨率可达5Mb至1Mb。遗传作图(genetic mapping)是以研究家族的减数分裂,以了解两个基因分离趋势为基础来绘制基因座位间的距离,它表明基因之间连锁关系和相对距离,并以重组率来计算和表示,以厘摩(cM)为单位。两个遗传座位间1%的重组率即为1厘摩。人类精细的遗传图水平可达1cM即100kb(1Mb)左右。
利用单体进行基因定位的原理
原理:抗体结合组蛋白或其他DNA结合蛋白,通过CHIP技术,将得到的DNA测序,就知道某个蛋白的结果特异性DNA序列。
1、隐性纯合个体分别和不同单体杂交。
2、F1都带肯定都表现显性形状,通过染色体计数来区分单体和正常二体。
3、F1单体自交,如果显性基因不位于单体上则显隐性正常3:1分离。如果位于单体上,则只有缺体会表现隐性形状,但是缺体在后代中出现比例很低(主要是由于缺体配子竞争力差引起),约会出现97%显性形状,3%隐性形状。
基本介绍
它是基因所属连锁群或染色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测定。遗传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至于一个基因内部的突变位点的测定则一般称为基因精细结构分析。染色体基因定位方法多数也适用于染色体外遗传研究中的基因定位。
基因定位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遗传学的早期研究中并未发现果蝇等生物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生理功能有什么关系。但以后发现一些有类似表型效应的基因是紧密连锁的。
利用分子标记来进行基因定位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
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每个SSR序列的基本单元重复次数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很大,因此形成其座位的多态性,并且每个SSR座位两端有一段保守的DNA序列。
可以根据此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然后用高浓度琼脂糖凝胶或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由于SSR多态性是由简单序列重复次数的差异引起的。
因此在扩增的PCR带上会出现小片段或不连续的带。由此可见,SSR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就是要了解SSR座位两侧的核苷酸序列,寻找其中的特异保护区。
RFLP的等位基因
其有共显性特点。RFLP标记位点数量不受限制,通常可检测到的基因座位数为1—4个。RFLP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克隆可表现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探针较为困难;另外,实验操作较繁锁,检测周期长,成本费用也很高。自RFLP问世以来,已经在基因定位及分型、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疾病的基因诊断等研究中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哪些遗传学的方法可以进行基因定位,简要其原理,,,
DNA分子杂交,最简单的,原理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制作与已知基因互补的dna单链或rna单链,用这个单链做探针,去定位,如果配对成功,形成杂交带,那就是基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