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汉服”的定义及特点?
1,汉服 定义
(1)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2)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
2,汉服的特点
汉服主要特点是平面剪裁下身较宽系带。
汉服作为一套完备的服饰体系,其中的礼服必须具备这样的特征:交领右衽、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cháng音常);其中的常服在此基础上又有多种变化,比如,除了交领之外,还有盘领、直领等作为补充,其实,常服的袖型、领型、束腰高低、配件搭配、穿着方式、裁剪方式等非常丰富多彩。
3, 在世界各种民俗活动中,各民族都是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具有几千年璀璨文明的汉民族却遗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古今中外,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民族文字,但不可能没有民族服饰。作为辉煌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汉民族服饰同样是世界服装艺术史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汉服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并对中华周边各民族的服装文化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上溯炎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下至宋明,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服饰体系。连绵几千年,历经各朝代,“汉服”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
汉服在中国的定位是什么?可以当做国服吗?
首先解释一下:汉服是汉民族服饰,而不是汉代的服饰,后者包含于前者。像清朝和元朝的服饰就不能称之为汉服,历史上汉服随着明覆灭而退出主流舞台。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名族服饰,延绵4000余年,而在这4000余年中经历了多个朝代的统治,汉服在社会的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变化,而每个朝代的礼仪,审美,思想,生产技术和等级划分的差异,使每个朝代的主流制式在不断变化和创新。分类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有根据制式划分,有根据功能划分的,“朝代式”分类法等。
汉服对和服和韩服有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咱的),而现如今的日本,韩国等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很大原因是因为其单一,易统一;反之我们汉服的多样化使其不易统一,是汉服目前没有成为国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教育与对其文化的传播也是一大原因)
对于汉服是否能成为我们的国服,我认为是可以的。从越来越多的中式婚礼,古装写真,和电视剧中对汉服的规范越来越重视,就能看出大家对汉服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且随着大量的汉服爱好者和研究人员的出现,“汉民族服饰复兴”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同时努力对汉服的分类进行统一,逐步形成了现代汉服体系,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去了解汉服,这样就改善了我上面所说到的分类杂而多的问题。现在每逢过节都有许多的民间团体组织大家穿上汉服进行一些节日活动。
所以我认为汉服成为国服只是时间问题,多样的美丽,多样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仅个人一些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附个贴吧的两个链接:
【整理+填坑】现代汉服体系2.1版_汉服吧_百度贴吧
为什么要推广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传说它的基本样式从黄帝制衣裳时就定下来。从考古学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丝织业有着密切联系,据说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就发现早期汉服的原型。
不过汉服的文化含义直到周公定礼时才确定下来。实际上,中国诸子百家的源头号称是上古,实际上基本上来自周朝定下的礼仪,即周礼,尤其是“两家一书”(儒家,道家,易经)。周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极高,原因是中国在周朝就基本消灭神权思想,用礼(即人伦,也可说人权)来统治天下。西方直到启蒙运动才剥夺神权,建立人权社会。然而一直到今天,西方社会也没有根除以神权为代表的宗教思想。在这一领域,中国人应该值得为自己的文化骄傲。
我们常说周朝是礼乐文化。礼文化深入民众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以及日常生活。而汉服正是这一礼文化的物像产物之一。它和乐一起成为教化万民心向礼的一种手段。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礼文化作为制度的瓦解期。作为一种制度,礼文化在战国时经过各国变法已经死亡,但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却将这种礼以哲学方式保留下来。由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题思想,绵延不衰。汉服也因此继续发展,直到清朝建立。即便是清朝政府要求全体国民穿满服,也有所谓的“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虽然汉服的样式得以通过一些特殊形式保留下来,但其文化性已经伴随着历史烟云消逝了。
正是汉服具有这样的先天文化价值性,使得汉服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服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化的产物。所以在今天国学文化热的今天,汉服成为热爱传统人士的追求的服饰。首先是它很漂亮,别拘风格,其次也是它自身文化性质决定的。
正是汉服的礼文化性质使得今天我们提倡穿汉服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全盘西化”和“断绝传统”将使我们丧失我们自身民族性。中国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原因真是基于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自身文化。今天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就要将提升本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作为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汉文化也应该得到振兴。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提倡汉服是“挖历史的垃圾”,是“一小撮狭隘民族主义者的行为”。对此观点,我不敢赞同。从汉服历史上已经鲜明可以看到,汉服是礼文化性质的,也是汉文化的精髓所在。既然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有提倡自己文化的权力,为什么汉族自己不能提倡呢?当然,不排除有些汉服爱好者的思想中确实有狭隘民族主义成分,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多半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对汉服的文化含义不太了解。
在汉服的兴起声中,有把汉服定为“国服”的声音。我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反对汉服定为“国服”。根本原因是,今天我们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礼仪服饰,我们应该一律平等对待并尊重,强调文化多元性。而强调“国服”无疑是要将专制的一元性重新强加到所有人身上,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始终赞同把汉服设定在汉文化的范畴内进行讨论,即用国学文化热中。所谓国学,即国粹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佛老思想为侧翼的学说。而汉服正是这一学说的具象形式,两者有密切联系,可以相互促进发展。而我们今天的中国早已是现代化国家,传统文化难以全方位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因此把汉服定位为“国服”是不可取的。而作为“礼服”,汉服则完全可以。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主张奥运会礼服采用汉服。礼服的目的是强调我们中国的礼仪文化。作为中国礼仪文化的具像形式,汉服正是展现这一文化的重要方式。礼文化正是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差别。如果我们试图向世界展现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那就非汉服不可。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礼仪之邦的称号去掉,自己去创造现代文化。不过由于我水平有限,我还不敢挑战这个高度。
总而言之,汉服的推广和传播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但这一推广必须限定在国学文化(汉文化)领域,绝不能上升到政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