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神厥、关元、气海、丹田、中脘这些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神厥:肚脐。健脾、补气、活络、安心神。
关元:定位:在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主治:小便不通、小便频数、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过多...
气海:定位:前正中线,脐下1.5寸。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疝气、遗尿、泄泻、便秘、水肿...
石门穴:属任脉,别名丹田。位于体前正中线上,脐下二寸处。功用:理气止痛、通利水道。主治病症: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下止,阴缩入腹,奔豚,水肿,呕吐血,食谷不化,肠炎,子宫内膜炎。
中脘:定位:脐上4寸。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消化不良、黄疸、脾胃虚弱。
脐上4寸取中脘属于什么定位法?
穴位遍及于我们全身,人体上的经穴就有 366 个,我们要准确找到这些穴位,就需要使用一些方法,这种确定穴位所在位置的方法,就叫做取穴法。取穴法一般分为 4 种,也就是:体表标识表记标帜法,骨度分寸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
体表标识表记标帜法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第一种方法:体表标识表记标帜法。顾名思义,体表标识表记标帜法就是操作人体外表的。各种骨性或肌性的标识表记标帜来协助穴位定位。例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鼻子有眼睛,有肌肉的隆起,也有骨头的凸显,这些都是体表的标识表记标帜,都能够做为穴位定位的根据。体表标识表记标帜法又可以分为固定标识表记标帜法和活动标识表记标帜法。首先,固定标识表记标帜法就是根据人体外表自然存在的固定的一些标识表记标帜来定位穴位。例如肚剂是固定标识表记标帜,在它的正中央就是神阙穴;眼睛也是固定标识表记标帜,
骨度分寸法
取穴法的第二种方法是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是将人体各个部位定为一个骨节,并将它按比例划分并折算成寸,作为穴位定位的尺度。例如在上肢,曲肘和曲腕时城市呈现一条横纹,也就是肘横纹和腕横纹,那么从肘横纹到腕横纹就是一个骨节,我们规定这个骨节是 12 寸,也就是我们定位前臂穴位的时候要将它平分为 12 等分。
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规定,人体中指的中间指节两端的纹头间隔是 1 寸,这叫中指同身寸。拇指指关节的横向长度是 1 寸,这叫拇指同身寸。将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为线,四指的宽度为 3 寸,这叫横指同身寸。所以,我们取三阴交穴,只需要在内踝尖上,用横指同身寸往上取 3 寸即可。
脐上4寸取中脘属于指寸定位法。
合谷,中脘,关元这几个位置在哪里?
合谷 针灸学名词属于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服歪斜.感冒发热等症。孕妇慎用。
【标准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穴位:中脘
常用针灸穴位。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八会穴(府会)。穴在胃体中部,故名。国际标准代号为RN12。
【标准定位】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关元 guanyuan(RN4)
关元,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