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城市发展定位的思考_城市发展离不开高规格定位

课程:

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定位是建立品牌的灵魂,城市品牌存在的价值是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的个性。因为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城市放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给它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由此而形成这个城市鲜明的品牌个性。目前国内的城市之所以缺乏个性、雷同,大多数未能从战略定位的角度来考虑城市的全盘发展,只是基于市容美化、地产规划和招商引资等单一因素考虑,一窝蜂地搞城市绿化和所谓形象工程。在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未来城市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的形象,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其他相同性质的城市相比,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另外,要考虑社会公众对定位的认同;其次,要根据投资者甚至国际社会的认同来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以使未来品牌形象能够体现城市规划和投资硬环境建设对投资者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城市形象的国际化取决于国际社会对你定位的认可,而不是主观的硬性宣传。 一个城市城市品牌只有传承它所固有的特色,汲取其历史和文化的营养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城市定位就是从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形成其特色和个性,这样形成的定位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最终在市场上会转化为对目标受众的承诺。

雨浓智慧 编辑

中学生作文:城市的未来发展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对全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把握长春市的发展方向以及界定其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空间?是事关长春市发展与振兴的大事,对此决不可等闲视之。应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这个问题,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由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几家设计单位共同拟订的长春市2004至2020年发展规划,已经被市政府、市人大审议通过,长春市城市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将按规划的要求稳步进行。规划中明确指出:长春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格局是“双心三翼”,即以现有的长春市主城市中心和正在建设中的副城市中心为基础和依托,向东面、东北和西南地带扩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集群,使地区组合优势能得到切实的发挥。按照“主副中心、分散组团、轴向发展、带状增长”的战略原则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长春市建成区为主中心,南部新城核心区为副中心,双阳、富锋、兴隆、净月、机场区为城市分散组团,榆树、农安、德惠、九台为中等城市,以五棵树、刘家、大坡、合隆、伏龙泉、哈拉海、米沙子、菜园子、卡伦、上河湾等为重点镇的城镇体系,并逐步形成沿京线和图乌线两条城镇带和西北—东南工业带,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和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两个主导产业。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约为60%。长春建成区面积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人口达到380万人。

到2020年,构筑起以南北向的哈大城镇发展轴为主轴,以东西向的九台—农安城镇发展轴为次轴的“十字形双轴”城镇体系,建成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区—长春市区(含双阳区),榆树、农安、德惠和九台市等4个中等城市,合隆、米沙子、五棵树等10个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小城市,靠山、岔路口等40个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全市人口总体调控目标为9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为65%。长春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0万人。

2005年7月25日至26日,中共长春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拓宽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争取把合隆、米沙子、万宝、卡伦湖、龙家堡和东湖6个镇划入市区,拉开城市框架,优化整个城区空间布局。要积极推动城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变,加快发展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四个次中心城市和龙家堡镇等12个重点镇。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有机结合的都市新格局。

从长春市的发展规划和十届七次全委会的决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长春市城市发展的远景,要使这个规划能得到具体的贯彻执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认为长春市未来城市发展原则的确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总体原则得到进一步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具体的方案。

一、长春市未来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地位的确定,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城市自身实力的强弱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城市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城市的综合实力往往又是与城市规模成正比的。从这一点上看,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地扩大城市的总体规模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从国内外一些著名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模的扩大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一味地追求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并非是最佳选择。因为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交通的拥挤、能源的过多消耗、环境的污染、各种民事纠纷案件的持续上升,还有可能带来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数量的急剧增加,使本来就已短缺的市政建设资金更加紧张。对于长春市来说,不应走那种贪大求快的城市发展之路,而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我们认为,长春市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适度发展。就长春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区已经拥有了6个行政区,其中有的区如双阳区、绿园区和宽城区自身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说其内部还大有发展的余地,如双阳区以鹿业为特色的医药业、食品业和生态旅游业还有潜力可挖,打造中国的鹿产品集散中心,创造出一系列新品牌的进程还在发展之中;绿园区西部还有相当大的区域有待于开发;宽城区的铁北地区还可以进一步挖潜改造,除了重点发展蔬菜、果品和鱼类批发中心外,还应进行现代化道路交通建设,建设交通快速通道,改造旧城区,发展高规格、高水准的小区。随着长春市政府南迁方案的最终确定,长春南部副城市中心建设已经起步,城市重点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在近三、五年内再去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范围是不适当的。应该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有保有压、适度发展,才能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二是城市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区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城市中心地带的发展离不开边缘地区的协调配合。长春市“双心”结构的发展应与周边地区旧区及棚户区的改造相结合,形成中心带动边缘,边缘促进中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有一个大的飞跃。只有明确界定好城市与乡村的内涵,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其共同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城市的盲目扩张和无偿占用郊区农田现象的发生,切实贯彻执行国家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而缓解城乡矛盾,使城郊地区真正成为城市的"菜篮子",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使城市和郊区和谐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时刻注意以提高城市效率为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而投资又必须考虑效率问题。在投资规模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城市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投资的效率。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应是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长春市虽然是一个省会城市,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南方的一些省会城市要慢,经济实力并不是特别强,同时进行改革的老国有企业又有很多在长春,这也加重了长春市的财政负担。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资金,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更好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从内部筹集资金。因此,长春市未来的发展应该以注重投资效率为核心,要"以效率促发展,以发展带效率",在效率与发展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中实现长春市的发展与振兴。

二、长春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路

从长春市建市20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春市的发展主要受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体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跳跃性。目前长春市应抓住发展的良机,采用非均衡的发展战略,集中主要力量,重点发展南部新城,使新城成为长春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和研发中心;同时,积极改造铁北地区,使铁北地区成为长春市新的商业批发中心,以商贸的发展带动工业、公用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南北两翼的快速发展带动东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一种相对均衡的发展。总体来说,发展思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东南部为重点,加快长春新城的建设。

长春市政府的南迁给长春南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长春新城区的建设正式进入了快车道。新城的建设将使长春高新产业开发区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汽车贸易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相互协作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吉林大学的地域优势,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使科技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扩大市区的发展空间,使长春市内部的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使长春的经济总量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加快长春卫星城的培育,尽快形成长吉经济区。

应该着力加强长春市与吉林市之间经济城镇的建设,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各自的特色经济。以长春为龙头和核心,联合吉林市,形成长吉经济区,加强两市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共同提高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考虑通过大力发展长春市外围的小城镇经济,将长春市的若干产业部门转移过去,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使传统产业特别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产业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这样既解决了长春市自身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又避免了主城区规模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进行城市内部的挖潜改造,充分发挥现有城区的各项功能。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区如双阳区、绿园区和二道区,在近期内应适当限制其辖区规模的扩大,把重点放在内部的挖潜改造上。加强区内水、电、气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促进区内企业的合理布局,推动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再稳步地扩大其规模。在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应该视情况适当地向这类地区倾斜,给予它们更多的优惠条件,促使其更快地发展,缩小与朝阳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最终由不平衡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从最近两年的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已经出现了较好的趋势,如宽城区政府决定在2005年年末将区政府迁到北人民大街以东、北亚泰大街以西、上台子以南、长新街以北的地区,这次区政府北迁必将带动长春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呈现新的面貌。

总之,通过对长春市城市规模的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思路的科学确立,合理规划长春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借助于国家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契机,充分发挥各城区的内部潜力,使长春市未来发展得更快,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明确城市定位有什么深刻意义?

■王国龙城市功能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南针,是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必须解答的重大课题。城市功能的合理正确定位对于一个城市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城市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城市形象塑造问题,而是一个城市在全省、全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角色的转变和战略的调整。城市定位,不仅接受城市决策者、城市经营者、城市居住者的检验,也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因而,城市定位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惟一性原则、排他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美誉性原则和认同原则。 城市定位,包括城市的增长方式定位、发展模式定位、人文定位、产业定位、经济圈定位、市场定位、建设定位、教育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定位等。在这些定位中,应首先对城市功能作出正确的定位。城市的功能定位,要突出城市的特色资源,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就是比较特色,是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资源。特色的东西是最难以模仿的,特色最能体现水平、体现优势,特色孕育竞争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城市能否把资源特色尽快转化为经济特色、产业特色、市场特色以及经济效益财政居民收入,最终转化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 城市的科学定位是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域市定位要从战略上着眼于未来的竞争,着眼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将各个城市发展经济的重点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同时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产业部门,全面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 从报告对江西城市的定位来看,一是科学确立了城市经济圈,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二是科学确立了城市产业集群,有利于实现提升竞争力的目标;三是科学确立了城市的主导产业,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四是科学确立了城市的经济功能,有利于优化城市的资源配置。比如,把赣州定位为对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三角区的“桥头堡”,重点是推进赣州的开发开放,任务是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了赣州城市地位的提高,进一步明确了赣州与江西其他城市在发展规划上、功能上的分工方向,有利于江西参与经济的全球化。 (作者系江西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 点击进入相关专题编辑:杨冗晟

城市主要有哪几种功能定位

城市功能(city function),亦称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承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城市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可将城市功能定位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政治中心。绝大多数城市一般都是区域内各级政府机构及相关政治团体的所在地,从而使其成为该级政府辖区的政治中心,利用城市方便快捷的交通与信息传递等便利条件,城市集中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与政治活动。在中国,城市集中了国家各类党政机关、社团组织及其他政治组织;特别是县级以上的各类组织机构,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从而,中国的城市首先具有一定区域内政治中心的职能。世界上有一些城市也是以政治中心定位而闻名于世的,它们往往是国际性组织所在地或国家的首都。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就有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和数百个国际机构设在该市,因而有“欧洲首都”之称;而瑞士的日内瓦,则云集联合国驻欧洲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讯联盟、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总部等200多个国际机构,是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之一,其外籍居民占城市人口2/3以上。

二是经济中心。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从而成为一定区域中的消费中心和生产中心。城市不仅以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大量的就业机会、先进的技术水平、便利的基础设施和繁荣的文明成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还以其规模化的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丰富多样的产品和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等优势对一定的区域产生巨大的辐射力。所以,大多数城市都是不同等级区域内的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发挥着消费中心、生产中心、商品流通中心的职能,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是交通中心。城市往往位于水、陆、空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上,从而不仅节约了人口、物资流动的运输费用,而且依托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其所在区域与全国乃至世界有效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的功能。有些城市即是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国内或国际的交通要冲的,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就是欧洲最主要的国际航空港之一;新加坡因其地处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和最主要的海港之一。

四是文化中心。由于人口的密集性和异质性,城市容易激发与活跃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和新的生活方式。有的城市或因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因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或因科技教育特别发达而地位显赫。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就是以其瑰丽的中世纪建筑、丰富的历代艺术珍品和奇特的“水城”风貌而著称于世;如法国的戛纳,这个南部海滨的蕞尔小城,却在国际上名声大振,只因为它每年度的电影节,是世界上公认的水平最高的三大电影节之一,代表着电影文化时尚;另外像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则是科教兴城的典型。

五是信息中心。大多数城市都是一定区域内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功能与城市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作用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正是由于频繁而集中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活动,才使城市成为信息产生、汇集、过滤和扩散的中心,从而又反过来支持了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已成为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大产业。城市作为信息中心的功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是旅游中心。城市地处交通要冲,文化娱乐休闲设施完善,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成果,因而成为一定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业甚至成为一些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如美国夏威夷的火奴鲁鲁,这个太平洋上的璀璨明珠,其知名度之高,远胜于美国的许多州府。

七是宗教中心。一些城市以多种宗教并存而著称,或在某种宗教中的特殊地位而驰名于世,前者如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位一体的圣地,由于其历史地位特殊,联合国于1947年决议设定其为国际城市;后者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便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朝觐和观光者数十倍于本城市的居民。

上述功能定位,只要是城市多少都具备一些条件,只是不同的城市有的功能较强,有的则较弱;有的功能影响面较广,有的则影响范围有限。根据城市某种功能的强弱,人们可以确定某一城市的性质,并进而确定其发展方向。某一城市在某一功能上的特殊重要性实际上也就构成了该城市的特殊功能。

如何定位城市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

比如台州:

从台州发展的历史传承和现实基础出发,把握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提出建设“现代化港湾都市区”的城市发展定位,其战略支撑为建设“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山海宜居美城”,简称“一都三城”。

一都:现代化港湾都市区

建设“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现代化为基本目标,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港口对城市和产业的引领作用,积极发展海湾经济,推动城市依港而兴、拥湾发展;加快构建“三区(椒黄路)融合、三市(中心城市、临海、温岭)同城、三带(东部海洋经济带、中部都市经济带、西部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大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三城:

国际智造名城

建设“国际智造名城”,就是要牢牢把握国际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人才引领,突出智库建设,注重科技引领,实施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高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发展、智能生产方式加速推广、智能生活方式加速普及,把台州建设成为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智能制造城市。

海上丝路港城

建设“海上丝路港城”,就是要牢牢把握开放型、外向型的阶段特征,以港口引领、拥湾发展为导向,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发挥港口和海湾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湾经济和腹地经济,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加快以台州港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人文交流,把台州建设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区域合作网络中的节点城市。

山海宜居美城

建设“山海宜居美城”,就是要牢牢把握“建设美丽台州、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要求,以生态引领、民生优先为导向,充分发挥山海兼利优势,建立山海协同发展机制,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山区、中部平原、沿海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发展;努力弘扬山海文化,增进文化认同,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彰显城市个性和魅力,把台州建设成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大美台州。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1 11:58:21  回复该评论
  • 水平。可以考虑通过大力发展长春市外围的小城镇经济,将长春市的若干产业部门转移过去,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使传统产业特别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产业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这样既解决了长春市自身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1 06:27:38  回复该评论
  • 隆、米沙子、万宝、卡伦湖、龙家堡和东湖6个镇划入市区,拉开城市框架,优化整个城区空间布局。要积极推动城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变,加快发展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四个次中心城市和龙家堡镇等12个重点镇。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有机结合的都市新格局。 从长春市的发展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1 04:36:24  回复该评论
  • 年的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已经出现了较好的趋势,如宽城区政府决定在2005年年末将区政府迁到北人民大街以东、北亚泰大街以西、上台子以南、长新街以北的地区,这次区政府北迁必将带动长春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呈现新的面貌。 总之,通过对长春市城市规模的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思路的科学确立,合理规划长春市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