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人体下肢名称_怎么寻找人体下肢的穴位

课程:

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足三里穴也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穴位在古代被称为“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那么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呢?

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1

足三里准确位置位于小腿处,应该是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四横指就是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是人体的健康大穴,每天敲打足三里,可以调理肠胃,强筋健骨,改善气虚血虚。

调理肠胃,足三里是胃经穴位,对防治各种胃肠道疾病均有效果,每天拍打足三里处,长期坚持可改善胃肠虚弱、胃肠道功能低下、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

强筋健骨,每天坚持对这个穴位进行拍打,有助增强下肢体力,防止出现四肢胀满、倦怠和骨膝酸痛等症状。

改善气虚血虚,经常拍打足三里穴,有助推动脾胃以及生化全身气血,补气生血的作用很明显,有助缓解气虚血虚等问题。

常拍足三里具有健脾益气以及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的功效,可以使全身各个器脏、组织、骨骼、肌肉等得到充分滋养。

怎么找足三里穴位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3、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杨痿,移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温馨提示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位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2

找足三里最笨的方法

上图就是足三里的位置,它可以说是在膝盖凹陷下方,距离四个手指的距离,是很容易找到的,下面就有2种方法可以教你很快找到,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第一个方法:

我们要让我们的膝盖弯曲,让腿直接踩着地,然后找到我们膝盖凹陷的地方,用除了大拇指以外的手指,直接包住膝盖凹陷下方的位置,我们的手部肌肤直接和腿部肌肤接触,然后找到小拇指的边界,那就是足三里了。

第二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也比较笨,它需要借助尺子来进行,不过是会更准确的的早到它的位置的。我们依然要让我们的膝盖弯曲,让腿直接踩着地,然后早到膝眼,也就是膝盖凹陷的位置,然后从脚踝鼓起的地方,开始测量,在16cm长的尺子中,膝盖凹陷处距离足三里有4cm。

我们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找到足三里的穴位,找到穴位后,就可以按摩了。找到后就用我们的大拇指或者中指,对着这个穴位进行按压,对时间和频率有要求,一分钟要按压15-20次,一共按压5-10分钟,一天之中,只要进行一次这样的按摩就可以了,最好要让我们的穴位有感觉,感到发热或酸酸的感觉。

以上就是找足三里最笨的方法,但是可以帮助大家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大家可以试一试,方法还是很简单的,也不需要特别多的技巧。

怎么找到足三里的准确位置3

足三里穴位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小腿下方3英寸,从胫骨前缘伸出一根水平手指(中指),在外膝盖的眼睛下方有四根水平手指,并且边缘胫骨(寻找穴位时,用食指用右手握住左腿,用左手握住右腿。第二关节沿着胫骨向上移动,直到被突出的斜角骨阻挡为止。指尖上的'点)。

取穴点选择方法

在右膝盖的膝盖骨下方,从下到上触摸小腿外侧,您会感觉到the碰(胫骨外侧))。从此,进一步向外,在倾斜下方的一点上,还有另一个隆起(腓骨的头部)。两根突出的骨头由一条线连接,并以该线为底向下形成一个正三角形。

穴位解剖

足三里穴位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胫前动脉和静脉,它是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的皮肤分支的分布,深层是腓总神经。

如何按摩足三里穴位

1、说到祖三里,几乎所有热爱保健的朋友都对这个穴位很熟悉。可以看出,祖三里对人体的滋补作用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灵,许多中医专家认为祖三里是健身保健的第一穴位。

2、该穴位在人的外膝盖下方三英寸处,很容易找到。将手食物,中指,名字和小指放在一起,将食指的外边缘粘到膝盖的外侧,小指的外侧和小腿的正对骨头(胫骨)上,足三里点在外相交。

3、在健身方案中,足三里只需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即可发挥补品的作用,可以使用工具进行按摩,针灸,艾灸和拍打。

4、通常用食指和中指将祖三里按摩在一起,每次按摩两百到三百次,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无论何时,只要有时间就按一下,如果您感觉手指无法施加力并且刺激不够,请用拇指的第一关节进行按摩。

5、按摩该穴位时,如果长时间后刺激不明显,只需用拳头向两侧打三英里,这也是有效的。只要您记得每天按摩三英里,坚持按摩,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它不可避免地会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它可以治疗与肾脏有关的疾病,例如肾绞痛,肾炎,常见的生殖器阳,早泄和夜间遗[精],女性子宫出血和盆腔炎。还有保健功能,例如治疗休克和失眠,以及通过针灸和按摩降低血压和血脂。

人体头部、面部、胸腹腰部、下肢、脚部常用穴位集锦大全,快收藏

有句顺口溜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句话言简意赅,指出了合谷、列缺、足三里、委中的治病作用,这四个穴位合起来就称为“四总穴”。

足三里穴主治腹部疾病,腰背部疾病则找委中穴,列缺穴可以治头颈部疾病,面部和口部的疾病就要看合古穴了,总体看这四个穴位几乎可以治疗全身病变。这四个穴中两个在上肢,两个在下肢,均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根据中医远道取穴的原理,他们可以用来治疗头面躯干部的疾病。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大肠经气的聚居之地。它在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掌骨延长角的交点处。

只要肠胃不适、头面部出现各种病症时,不论何种原因,先按压合谷穴就对了。手阳明大肠经始于上肢,走上肢外侧,然后经过颈项,上行于头面,终止于鼻孔旁,因此大凡头面部的疾病,都可取合谷穴治疗。这与西医中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很大的不同,中医讲求的是整体观,中医认为一个部位的疾病,很可能是其他地方先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足三里最具有 养生 保健功效的穴位之一,在民间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医家心里也是治病的常选穴位。因为足三里穴不仅能够疏经通络、祛风除湿,还可以健脾和胃、益气生血,具有很好的防病保健的功效。足三里穴的主治范围相当广泛,从上治头面疾病、呼吸道疾病,到下治肠胃功能紊乱、生殖器官疾病,都有它的参与。

它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在膝部的正下方,当膝关节弯曲成直角时,膝盖骨下方凹陷处下四横指,就是足三里穴了。

俗话说“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常不干”指的就是要保持足三里穴的湿润,穴位在肌肤里面,怎样保持它的湿润呢?就是艾灸。在古人看来,一天三次灸足三里穴,比天天吃老母鸡有更好的保健功效,因此又有句俗话说得好,“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合穴,本经经气在此汇合进入膀胱,经气较为强劲。所以委中具有很强的舒筋通络、祛风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委中穴在膝后部皱纹的中央处。

腰背部的经络几乎为膀胱经所占有,因此委中穴所治疗的范围很广,尤其是治疗腰背部疾病的要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历代医家还会用它治下肢无力、酸肿、小腿拘急痉挛等症。

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是此经脉气所发的穴位。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和手阳明大肠经。因此,它治疗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既能疏风解表、利咽消肿,还能解决牙齿、生殖器疼痛、遗尿等各种杂症。无论三经哪处有病症,都可以用它来配合治疗。

其中,列缺穴对因外邪引起的头痛效果最为显著。平时生活中,如果出现头疼、颈椎病、落枕等颈项部疾病都可以掐、揉列缺穴来缓解疼痛,但如果病痛持续不能缓解,那就要到医院确诊治疗了。

1.扁桃腺痛苦悲伤——合谷穴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伸角。

指压“合谷”对付减缓扁桃腺痛苦悲伤特别非常有用,合谷穴不但能用于扁桃腺痛苦悲伤,对付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用。

2.清除失眠症——磨擦涌泉

“涌泉穴”在脚心斜走处,用手磨擦脚也能够。然则应用脚心彼此磨擦,能同时刺激双脚之“涌泉穴”是比拟公道的。如斯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心境天然就会稳固下来而能入眠。

3.自汗、冷汗——阴谷、肾俞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安排。于是,在膝盖枢纽内侧的“阴谷”与在第2腰椎摆布2厘米处的“肾俞”,对多汗症特别非常有用。

4.低血压——百会穴

在感到头重、头昏目眩时,轻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当中央,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徐徐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斯反复5次,血液轮回会变成优越。

5.风湿痛苦悲伤——内关、外关、百里

上半身痛苦悲伤,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用。“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不和。

下半身痛苦悲伤,以指压“百里”最有用。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需摆布瓜袋,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斯反复10次,天天操纵数次。若是患处肿胀、发炎的话,弗成压患处,而只在患处左近徐徐的压便可。

6.伤风、发热——大椎

挺直身材、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靠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降低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央,等于称为“大椎”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赞助退烧、快速减缓伤风的种种病症。

7.高血压——“高血压点”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个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逐步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个月不中断地做此指压法一年,不管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明显的疗效。

8.更年期——血海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到到痛的中央,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逐步的吐气,用轻微会感到到痛的气力以大拇指继承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天天保持不时地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使人讨厌的病症。

9.解宿醉——磨擦足背

在足背有“太冲穴”,对付宿醉有极佳后果。“太冲穴”位于脚中指拇趾与脚板中央的地方。其方式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外一只脚背当中腹,如斯瓜代的做便可。宿醉后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消担心,只需延续做此足背磨擦活动三分钟后,脑筋就会特别非常苏醒。

10.喉咙痛——尺泽、上尺泽

喉咙痛可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痛苦悲伤处,就是“上尺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腿部的穴位有几个?在哪里?

1.膝眼穴

〖标准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取穴〗患者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髌韧带与髌内侧支持带之间、膝关节囊。分布有隐神经的髌下支。

〖功用〗活血通络,疏利关节。

〖主治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病,髌骨软化症等。

〖刺灸法〗屈膝,从前外向后内或从前内向后外斜刺0.5-1寸,可灸。

2.梁丘穴 Liáng Qīu(ST34)

〖取穴方法〗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疾病〗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尿血。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 1~1.2寸。

〖附注〗 足阳明经郄穴。

梁丘穴足阳明郄穴。

〖别名〗鹤顶穴,跨骨穴。

〖穴义〗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3.复溜穴Fù liū(KI7)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疾病〗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后溪穴、阴郄穴治盗汗不止;配中极穴、阴谷穴治癃闭。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肾经经穴。

〖别名〗伏白穴,昌阳穴。

〖穴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4.阴谷穴Yīn gǔ(KI10)

〖取穴方法〗位于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解剖〗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疾病〗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照海穴、中极穴治癃闭;配大赫穴、曲骨穴、命门穴治寒疝、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

〖附注〗肾经合穴。

阴谷穴合穴,属水。

〖穴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5.血海穴 Xuè hǎi(SP10)

〖取穴方法〗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 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疾病〗 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配曲池穴治瘾疹。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别名〗百虫窝穴,血郄穴。

〖穴义〗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6.承山穴 Chéng shān(BL57)

〖取穴方法〗 人体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解剖〗 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疾病〗 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大肠俞穴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1~2寸。

〖别名〗鱼腹穴,肉柱穴,伤山穴,鱼肠穴,肠山穴,鱼腹山穴,玉柱穴,鱼腰穴。

〖穴义〗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7.解溪穴 Jiě Xī(ST41)

〖取穴方法〗 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 在拇长伸肌膜与趾长伸肌胫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人体穴位配伍〗 配阳陵泉穴、悬钟穴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行为“经”。

解溪穴经穴,属火。

〖别名〗草鞋带穴,鞋带穴。

〖穴义〗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散流四方。8.委中穴 Wěi zhōng(BL40)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解剖〗 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主治疾病〗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大肠俞穴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 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附注〗 足太阳经所入为“合”。

委中穴合穴,属土。

〖别名〗腘中穴,郄中穴,血郄穴。

〖穴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9.足三里穴 Zú sān lǐ(ST36)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疾病〗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梁丘穴治胃痛;配内关穴治呕吐;配气海穴治腹胀;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痛;配阳陵泉穴、悬钟穴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l)足阳明经所人为“合”。 (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参考资料:a.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 b.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c.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该穴,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 d.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10.阳陵泉穴 Yáng líng quán(GB34)

〖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阳陵泉穴合穴,属土,筋会。

〖别名〗筋会穴,阳陵穴。

〖穴义〗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11.阴陵泉穴 Yīn líng quán(SP9)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疾病〗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肝俞穴、至阳穴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穴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 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别名〗阴陵穴。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会合。

12.三阴交穴 Sān yīn jiāo(SP6)

〖取穴方法〗 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疾病〗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肠鸣泄泻;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配子宫穴治疗阴挺;配大敦穴治疝气;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注〗 (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

三阴交穴足少阴厥阴太阴之会,足太阴络。

〖别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

〖穴义〗足三阴经气血在此交会。

13.百里穴 取穴方法:

百里穴位于腿的后侧,从弯曲膝盖时的皱纹5厘米左右下中央称为“百里穴”。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可以治疗风湿疼痛,对于懒散性格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详情见于相关网页:治疗懒散、治疗风湿疼痛。

 补充内容:

内踝尖穴

【标准定位】内踝尖位于足内侧面,内踝的凸起处。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取穴。

【功用】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牙痛,腓肠肌痉挛。

【刺灸法】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外踝尖穴

【标准定位】外踝尖位于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

【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取穴。

【功用】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牙痛,腓肠肌痉挛。

【刺灸法】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太渊穴(手太阳之腧、肺之原穴)

定位:仰掌,腕横纹之桡侧凹陷处。

主治病症: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哮喘、肺结核、多种原因所致的胸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备考: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别名太泉、大泉、鬼心。太,大也;渊,深也。位于寸口为诸脉之汇,通达诸经。《针灸甲乙经》:“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太渊主之。”

小腿上的穴位及作用 小腿三大穴位解读

1、足三里。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次,可以强健脾胃功能。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养生穴位,像小腿内侧的足三阴、小腿外侧的足三阳、膝盖下三寸外侧的足三里等,常按这些穴位,可健脾养胃。

2、三交阴。属足太阴脾经穴。位于人体下肢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

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3、承山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极为承山穴。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为腿部转筋,肛门疾患的常用效穴。

腿部穴位的准确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一、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二、三阴交

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三、承山穴

承山穴Chéng shān(BL57)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为腿部转筋,肛门疾患的常用效穴。

四、上巨虚

上,相对于下而言。巨,巨大;虚,空虚。本穴原名“巨虚上廉”,指本穴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本穴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故名。本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内经》:“合治内腑”,故本穴适用于调肠和胃,因而可以治疗胃肠病证。

五、下巨虚

下巨虚原名“巨虚下廉”,指本穴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本穴在巨大空隙处之下方,故名。本穴与上巨虚、下巨虚、条口同在一条缝隙之中,上巨虚在缝隙上端,下巨虚在缝隙下端,条口位于正中,三穴主治相似。

本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小肠之下合穴,适用于小肠诸疾;根据其近治作用,可用于治疗下肢痿痹,根据其远治作用,可用于治疗乳痈等疾患。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足三里在我们的人体中是一个重要的位置,平时尽量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按摩或者是针灸类的治疗,帮助身体的放松。以下看看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及相关资料。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1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找足三里的方法,比如正坐在椅子上,脚掌放平,呈90°,用自己的虎口围住膝盖,也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然后食指放于膝下小腿正前方,四指并拢,中指指着的位置如果在按压后有酸软感,进而可以表明此部位是足三里。

如果没有找到,还可以尝试使用几何方法画出足三里的位置,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在膝盖骨的下面,可以摸到一个凸块,为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个凸块,为腓骨小头。这两个凸块画一个连线,以此线为底边向下做一个正三角形,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一定的补益气血、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上还提出,利用针灸方法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增强消化系统活力,从而增进食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活性,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是,“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那么,有没有比较简易的找穴方法呢?肯定是有的,要找足三里穴位,先得找到外膝眼,外膝眼向下四指的位置;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腿屈曲呈90°,将手掌心放在膝盖骨的位置上,中指尖所碰到的位置,附近的凹陷处,那就是足三里穴。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2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按摩足三里有什么好处

1、补中益气

老中医告诉我们,足三里这个位置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适合那些中气不足的患者进行。我国的针灸名-着中具有记载,对足三里穴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强壮身体,同时还具有保健的效果。

2、止泻功效

说道足三里穴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止泻了,如果是一些由于脾胃虚弱或者是虚寒所导致的腹泻情况,刺激足三里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另外,如果是由于积食所引起的腹泻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不过如果是由于痢疾或者是湿热所引起的拉肚子情况,直接按摩足三里穴并不能够起到显着的作用,这个时候一定要和其他的穴位一起搭配治进行疗。

3、止痛作用

如果出现了腹部疼痛的情况,无论是由于气滞还是气虚、血虚以及积食、胃虚或者是脾虚等等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按摩足三里穴都能够很好的缓解。

或者是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针灸,大约三四分钟就能够很快的止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火热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那么最好不要按摩足三里穴,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其他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穴上进行按摩。

4、安神作用

在足三里穴上面进行按摩,具有很好的安神镇静的作用,对于失眠还有烦躁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如果身体出现失眠的原因是心脾两虚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进行针灸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3

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足三里属于重要的人体穴位,按摩足三里对身体有益无害。特别是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群,经常按摩足三里的好处颇多:女性经常按摩足三里可美容养颜,面色红润;男性经常按摩足三里可精力充沛;老人经常按摩足三里可延年益寿。

说到足三里穴,每个人都一定听过,足三里的位置是小腿外侧,膝盖以下的穴位。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说老人每天坚持按摩自己的足三里,它达到了延长寿命的效果,这不是谣言,而是真实的事件。因此,这些事情可以解释说,足三里实际上是一个保健穴位。那么,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健康效果呢?让我们来看看!

1,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是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可以看出按摩足三里能起到强健的身体作用,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保健作用。

2,按摩足三里的作用有调理脾胃的功效,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对脾胃有很大的调理作用,可以促进消化,可以使脾胃更健康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经常按摩自己的足三里穴。

3,按摩足三里有通过活力的效果,足三里可以连接到全身的角落,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都活跃,所以你可以经常按摩足三里,才能达到一定的保健效果。

足三里被记录为古代医学书籍中重要的健康穴位。中国古代着名医生孙思珍也表示,足三里在身体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艾灸是保持医疗保健的重要途径,尤其适用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

阳气逐渐下降,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继续刺激足三里并坚持多年,人体的健康将不可避免地受益。女性经常艾灸足三里,永远年轻。男性经常艾灸足三里,精力充沛,老年人经常艾灸足三里会减少生病和延年益寿的机会。

足三里是全身穴位的重要健康穴位,艾灸通常在这个针灸穴位进行,这对身体有益。特别是对于3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有很多好处:女性经常艾灸足三里可以美容养颜,面色红润;男人经常艾灸足三里可以精力充沛;老人经常用艾灸足三里可以延长寿命。

足三里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同时又是胃的下合穴,也是人体一个保健要穴。根据合治内府的观点,通过对足三里的刺激,如按摩、针灸、艾灸等,可以配伍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等穴位,用来缓解胃肠疾病症状,调节肠道功能。

依据足三里健脾益胃的功效,通过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气血足,因此适当按摩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同时刺激足三里还有和胃降逆、升清降浊、清热养阴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胃脘痛、

饮食积滞、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胃肠不适。另外适当刺激足三里还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可以治疗肥胖、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疾病,此外刺激足三里可以行气活血。

可以用来治疗下肢麻木、膝关节肿痛、风痹、半身不遂等经络闭阻不通的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舌胖有齿痕症状的心气亏虚的患者,也可采用针灸足三里进行调养。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3-02-20 03:42:00  回复该评论
  • 系统功能。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是,“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那么,有没有比较简易的找穴方法呢?肯定是有的,要找足三里穴位,先得找到外膝眼,外膝眼向下四指的位置;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腿屈曲呈90°,将手掌心放在膝盖骨的位置上,中指尖所碰到的位置,附近的凹陷处,那就是足三里穴。
  •  访客
     发布于 2023-02-20 14:00:37  回复该评论
  • 刺灸法〗 直刺1~2寸。〖别名〗鱼腹穴,肉柱穴,伤山穴,鱼肠穴,肠山穴,鱼腹山穴,玉柱穴,鱼腰穴。〖穴义〗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7.解溪穴 Jiě Xī(ST41)〖取穴方法〗 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