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查干湖扑鱼是什么时间_查干湖山东人教的网扑鱼

课程:

查干湖冬捕的网是如何操作的?

答:先在一米左右的冰层上每隔八九米凿一个冰眼,一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然后穿杆引线。下网时,由于网太长,每隔一定的距离,他们都要使用马拉绞盘拉动大网,才能将大网逐步下到位,仅下网的过程就需要八九个小时。

收网时,几匹高头大马拉动绞盘牵引着钢丝绳转动,四五米宽的大网裹着冰层下的鱼儿从宽一米、长两米的出鱼口缓缓露出冰面,渔工们边收网,边将打上来的鱼平摊在冰面上,等在两侧的人们拿着渔场准备的专用编制袋,将一二十斤的大鱼收入囊中。

背景资料: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蒙古语意:白色的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的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总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68种鱼类。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据了解,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另外,也因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察尔森湖,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当乌兰浩特还在沉睡时,我们已经驾车在前往察尔森湖的路上。

天还未亮,车子在积雪的路面摇摇晃晃地前行,我窝在后排,在领队的解说中,昏昏欲睡。乌兰浩特在蒙古语里,意为“红色的城市”,这里曾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首府,天地苍茫辽阔。这片辽阔豁达的土地,也孕育了内蒙古人爽直豪放的性格。

此行的领队叫双江,是位土生土长的内蒙古汉子,笑容憨厚,有一口好看的洁白的牙齿,不知为何,在他的解说声中,我睡得特别香。醒来时,天已亮了,眼前朦胧着一片雪白的世界。

那是雪山吗?我揉揉眼。

那是察尔森湖!同伴笑道。

车子驶入湖面。我的视野慢慢清晰,一片望不到边界的冰湖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或许因为还不到隆冬,更多的冰雪锐气还没来得及释放。我是一个特别怕冷的人,却不知为何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来自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空气无与伦比的甘冽,这里是中国洗肺最好的地方。 麻利地戴上帽子和手套,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冰洞捕鱼的场景。

冰洞捕鱼已传承千年,是文化,也是生活。

与查干湖冬捕过节般的豪气不同,察尔森湖冬捕更像是过小日子,冰面掘个窟窿,最原始的人工拉网,一只两只地拉上来,心也跟着一波一波地惊喜。

察尔森湖虽比不上查干湖的名气大,但这却是北国冬捕的第一网鱼。

伴着欢呼声和快门的咔咔声,一条肥美的大鱼从冰窟中被缓缓拉出,那是一只长了四五年的胖头鱼,身上有点劲儿,不停弹跳挣扎。

接触到冰面,鱼儿的体温挥发着雾气,没多久就被冻住了,真正的自然速冻。拉网的过程中,不断有鲜活的鱼儿被拉上湖面,重复着弹跳、挣扎、速冻的程序。

也并非每一次下网都会有收获,有时候大网拉了一个小时不见鱼影儿,也是常有的事。察尔森湖地势复杂,鱼群也不知在哪个洞里扎堆儿。只有经验丰富的把头们才能找到它们的老巢,成片地挂网捕捞。

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察尔森湖鱼种丰富达40多种,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野生鱼,常见的有鲤鱼、胖头鱼,白鲢,如能赶上当地大规模冬捕,还能和渔民们一起在湖面上架起大锅,品尝鲜美的鱼肉。

当然,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如果遇上了就好好享受,如果没遇上,也只能告诉自己:遗憾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完)

查干湖冬捕头鱼20年间身价翻3000多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每年12月底,在查干湖冰封的湖面上,渔民们会用冰锥在湖面上凿出上百个冰洞,然后利用穿针引线的原理,根据冰洞之间的连线,围起几公里长的渔网,再用马拉绞车收网捕鱼。查干湖冬捕奇观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头鱼拍卖是查干湖的传统。每年捕获的第一条网鱼被头最大的鱼拍卖。自2003年查干湖举行第一次头鱼拍卖以来,头鱼的价值一直在向上滚动。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与2003年查干湖第一条鱼的首次拍卖相比,第一条鱼的价格飙升了2161倍。查干湖冬季渔获物拍卖虽然屡创纪录,但关于查干湖出鱼的质疑却连年出现。很多网友甚至猜测,这里的鱼是一条洗澡鱼。所谓洗澡鱼,就是从外地运来的大鱼,放入湖中,养一会儿再钓上来。大家猜测的依据是查干湖每年都创下单网捕鱼的记录,即使鱼多了也容不下这种捕鱼方法。如果没有外来鱼的补充,早就精疲力尽了。

但据当地一些鱼头说,查干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鱼类与当地传统的渔猎方式有关。在查干湖捕鱼时,对网目尺寸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鱼苗能逃过网,为查干湖留下未来。另一方面,查干湖的胖头鱼是当地的特产,其他地方没有,只有这里出产,即使想给鱼洗澡,也找不到同类的鱼。与其他水域不同的是,位于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查干湖,是外来淡水鱼能否在这里生存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查干湖在历史上已经干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查干湖还是一个小渔村,水域面积不断缩小,鱼苇几乎消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就开始了生态治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恢复了。

查干湖无休止的捕鱼源于当地对生态的重视。历史上,查干湖曾多次因捕鱼而关闭,渔民也深知捕鱼不枯竭的道理。这里冬天钓鱼用的渔网必须是6寸以上,保证小鱼不被错过。今年查干湖冬季捕捞量限制在300万斤,不到湖中鱼产量的1%。而且从1992年开始,查干湖每年投放鱼苗1000万尾,所以不是查干湖钓不到足够的鱼,而是它懂得休养生息,所谓的洗澡鱼成了无稽之谈。

1网捞出40万斤!查干湖冬捕为啥年年大丰收,鱼是从哪儿来的?

每年冬至后到春节前,是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渔民大规模冬捕作业的黄金时间。查干湖冬捕是当地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现如今当地结合了 旅游 业,将其变成了一种特色 旅游 方式。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由于查干湖冬捕名气太大,一些不了解查干湖冬捕的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查干湖年年丰收,自然状态下根本无法做到,于是认为查干湖是“洗澡鱼”,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在中国查干湖第十八届冰雪渔猎文化 旅游 节上,查干湖的渔民们一网捞出40万斤鱼让人震惊,而要知道的是,查干湖每年冬捕的捕捞量大约在300万斤左右。

查干湖坚持不搞围湖养殖,没有任何饲料投入,也没有网箱、围网养殖,在这种情况下,鱼类的自然增殖速度较慢,根本无法做到年年大丰收,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人们年年冬捕而种群数量暴跌,那查干湖是如何保证年年丰收的呢?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时,查干湖濒临枯竭,水质恶化,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了保证当地渔民的利益,当地政府开始引水注入查干湖,并在1992年时,协调了5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贷款,一次性投放了130万斤鱼苗。

当地还整治了当地的捕鱼行业,制止了疯狂掠夺式捕鱼,而是坚持有序捕捞,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让当地地渔业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当地还规定了渔网网眼大小,以前当地村民是有啥就捞啥,苍蝇腿也是肉,无论是大鱼还是小鱼全都捞。后来当地政府规定冬捕时的网眼从1寸改成了 6寸网眼, 如此一来就能够捕捉到5年以上的大鱼,小鱼可以继续在查干湖生存、繁衍。所以每年查干湖冬捕时,你能够明显看到捕捞上来的鱼个头都非常大,个头在20斤以上的也非常常见。

另外,为了保护当地渔业资源,查干湖年年封湖涵养,以及定期投放鱼苗,每年都会向湖中投放鱼苗,投放时采用 “一草带三鲢” 的比例。定期投放为年年都能实现大丰收提供了保障。

很多人会说,当地定期投放鱼苗,只不过投放的鱼苗有些大。但其实当地投放的鱼苗大小也有标准,鱼苗尺寸大小在5寸到8寸之间。太大和太小都不行,其中太大投放后死亡率非常高,稍微掉点鳞片鱼就会死亡。

定期投放鱼苗,保障当地水质安全,捕鱼时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都使得查干湖中的鱼类资源得到了可持续发展,也为年年丰收提供了保障。

很多人担心,查干湖的鱼名气如此之大,会不会有人将人工养殖的鱼类放生到查干湖,然后再捕捞上岸。

事实上,“洗澡鱼”很难出现在当地,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洗澡鱼”“洗澡蟹”,利用当地优质的原产地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的单价。

但查干湖却很难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查干湖并没有采取围网养殖和利用网箱养殖,而是自然放养到查干湖之中,放养之后的鱼儿们会跑到哪里去,谁也不敢打包票,有可能根本就捕捞不上来,并不会增加当地的渔业产量。

另一方面,查干湖冬捕时,设定了最高捕捞上限,每年捕捞量在300-320万斤左右。这些产量对于查干湖而言属于可承载范围,没必要从外地运输鱼,冒充当地鱼类。

还有,查干湖主要生产胖头鱼,而成年胖头鱼生命相对比较脆弱,运输过程中死亡率非常高,不像螃蟹存活率那么高,如果是将养殖鱼运输到查干湖,路途中将会出现大量死亡,并不划算。

而且,查干湖冬捕担任的重要任务并不是捕鱼,而是利用当地的渔业资源,发展特色 旅游 ,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名片,当地为了让冬捕可持续进行,采取了其他多种措施,根本不需要投放“洗澡鱼”。

查干湖年年大丰收的前提是:年年投放鱼苗,严格化的水质管理,渔网尺寸的大小以及当地为了保护查干湖,实施的可持续化渔业资源管理方案,让查干湖冬捕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名片。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 #鱼# # 美食 # #吉林#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12-23 19:36:23  回复该评论
  • 收提供了保障。 很多人会说,当地定期投放鱼苗,只不过投放的鱼苗有些大。但其实当地投放的鱼苗大小也有标准,鱼苗尺寸大小在5寸到8寸之间。太大和太小都不行,其中太大投放后死亡率非常高,稍微掉点鳞片鱼就会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