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冒充扶贫干部_个别干部找人代替帮扶

课程:

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应当解决好五个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推进了扶贫开发进程,贫困人口的数量逐渐减少,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按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调查了解,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的问题。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部分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本来自己能办的事不办,非要等国家社会救济,滋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以贫困为荣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要从宣传教育入手,帮助群众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穷则思变,勤劳致富的精神,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对象不准的问题。找准“人”是精准扶贫的先决条件,没有准确定位帮扶的对象,就象一场没有敌人的战斗。在实际工作中对象不准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乡镇不深入实际调查了解,闭门造车搞“突击”。更有甚者不按标准瞎编乱造,搞应付,基础资料五花八门,漏洞百出。对此,各地应严格采取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举措,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确定帮扶对象,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的要求。

三是主体不明的问题。帮扶工作要取得实效,各级政府是理所当然的帮扶主体,而目前的状况是干部责任代替政府责任,为了完成任务,一个干部联系几十个贫困对象,这是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般干部是不可能有如此精力和财力来完成一帮几十的任务。因此,要统筹兼顾抓好结合,原则上1个干部只能结对帮扶1户贫困群众,形成“一对一”的帮扶模式,“一个钉子一个眼”,这样既能够达到帮,更能实现扶持到位。更重要的是县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主体责任来,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帮助贫困群众逐步脱贫致富。

四是措施办法不对路的问题。“怎样扶”,是抓好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应结合帮扶对象自身实际,为其“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通过抓思想引导、业务培训,增强帮扶户的主观意识与致富能力,才能达到帮扶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工作运行机制欠严密,方式方法简单粗放,特别是调查研究不实不透,导致扶贫指向失之于偏,使得扶贫工作总是“一阵风”,风过之后,往往还是原来的面貌。因此,各地一定要联系实际,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通过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帮扶、市场上的联帮等方式,推进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

五是扶贫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像有的地方那样“撒胡椒面”、送几桶油、送几斤肉或者几百元钱了事。要从长计议,重点是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儿童上学难、农民就医难,通讯闭塞等问题,如果不从这些方面入手,精准扶贫就是空中楼阁,其扶贫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致出现脱贫后返贫现象。各地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务必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与面上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推进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对于干部结对帮扶,你有什么新的意见和建议’

干部结对帮扶的建议:

1、需要选派懂政策、有思路、有招法的同志,也需要对没有经验的同志进行能力建设。要把结对帮扶的重要意义讲清楚,把他们承担的职责任务讲清楚,既增强做好帮扶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责任和使命,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帮到根上,帮到群众的心窝里。

2、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在结对的过程中,必须履行自己的帮扶职责。既然结对,那么就必须了解被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地想办法,帮忙理思路、想计谋、出实招,让贫困农户在一个时期或在脱贫年度内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决不能原地踏步、面貌依旧。

3、精心部署明责任。密集召开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会议,迅速传达各级反馈问题、省市会议精神,对整改要求、任务措施进行安排部署,对派出单位、乡镇、帮扶责任人的职责任务、工作重点进行明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压实了责任。

4、全员培训浓氛围。积极组织结对帮扶培训,召开培训会集中示范培训会等,进一步营造了解政策、宣讲政策、落实政策的浓厚氛围。

扩展资料:

干部结对帮扶的重要性:

1、这是最一线的群众工作课,要学会从点滴之中悟初心。

不忘初心是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让初心始终如初,就需要经常到基层沾沾泥土、接接地气。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薄弱,到了基层会遇到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施展的情况。

脱贫攻坚是最直接的群众工作、民心工作,当你投身于这一“前无古人”的大事业,就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到,对处于人生起步期的年轻干部而言,不忘初心既需要永葆初心的信仰,更需要践行初心的能力。

要在帮扶群众过程中,埋下头、沉下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尽心尽情做好入户走访、政策宣传、施策帮扶等工作,通过和群众的点滴相处,做的点滴工作换取群众的信任,和群众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成为牵挂在心的老朋友。

把结对帮扶作为年轻干部砥砺初心的实境课堂,更加坚定一生跟党走,为民永不悔的坚定意志,保持锐意奋进、铿锵前行的昂扬姿态。

2、这是最一线的调查研究课,要学会从问题之中找办法。

脱贫攻坚已到最后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导致贫困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要找到解决之道,不是年轻干部在办公室查查网络、拍拍脑袋就能解决的,必须依靠脚步丈量才能察实情,必须取得群众支持才能聚力量,必须突出因地制宜是才能出良方。

从遇到问题之初的手足无措到分析研究的艰辛思索,从协调各方的劳碌奔波到最终解决的豁然开朗,在帮扶过程中好好经历一番摸爬滚打,把帮扶工作作为磨练调查研究基本功的大熔炉,在为群众解决困难中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

3、这是最一线的政策理论课,要学会从细微之处见真章。

当前各地出台了大量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年轻干部要当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的先锋,把理论政策学习和基层实践相结合,实现政策落地成效和个人政策理论水平的双提升。

要在深刻理解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把各类政策融会贯通,采取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能接受的方式,只有让群众听懂了,才说明对政策的理解是真的透彻了。

要在了解村情村况的基础上,顺着政策寻空间、找路径,有效释放政策红利,最大程度为产业兴旺、乡村治理赋能,只有让群众受惠了,才说明对政策的运用是真的到位了。

4.对于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您有什么新的意见和建议?

这是国家对解决困难群众生活,执政为民,实现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战略布局,是百姓拥护的利民政策,这需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持续性和长久健康发展落实,要百姓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杜绝面子和政绩工程,百姓要积极主动,改变思想观念,才能实现共同致富之路!

对于脱贫户继续由谁帮扶

第一帮扶责任人: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为第一帮扶责任人,全面参与结对帮扶,每名党员干部帮扶1个贫困户,确保实现“一帮一”。

第二帮扶责任人:镇街党员干部、村庄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为第二帮扶责任人,一手联系第一帮扶责任人,一手联系贫困户,主要发挥好监督和配合作用,监督第一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落实,同时为双方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加强双方沟通联系。第二帮扶责任人可以“一帮多”,但1人帮扶最多不超过5户。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11-14 22:46:03  回复该评论
  • 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
  •  访客
     发布于 2022-11-14 19:30:15  回复该评论
  • 应付,基础资料五花八门,漏洞百出。对此,各地应严格采取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举措,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确定帮扶对象,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的要求。三是主体不明的问
  •  访客
     发布于 2022-11-14 15:35:23  回复该评论
  • 帮扶工作作为磨练调查研究基本功的大熔炉,在为群众解决困难中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3、这是最一线的政策理论课,要学会从细微之处见真章。当前各地出台了大量
  •  访客
     发布于 2022-11-15 02:43:08  回复该评论
  • 双提升。要在深刻理解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把各类政策融会贯通,采取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能接受的方式,只有让群众听懂了,才说明对政策的理解是真的透彻了。要在了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