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八邪定位和主治_八邪定位

课程:

在写一本玄幻小说,求解释真正的神的神格应该怎么定位?中国传统神格

中国的不是神格是仙根

小说修真划分:

修真界:筑基 辟谷 金丹 元婴 分神 出窍 合体 渡劫 大乘(比较普遍的)

神仙:凡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玄仙、仙君、仙尊、仙帝(仙界小说的大多都有这个划分- -)

现实修真划分有2种:

境界: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破碎虚空.

五仙说(这个是最早最古老的说法):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

修真(筑基,结丹,金丹,元婴,合体,渡劫,大乘散仙(洪荒没有大乘,散仙)

地仙,天仙,真仙,太乙真仙,太乙金仙,太乙玄仙,大罗真仙,大罗金仙,

大罗玄仙,准圣,教主(封神后的冥河,鲲鹏(耶和华)),混元(封神后的镇元子),混元金仙(圣人),混元至仙(洪荒传道时之鸿钧),天道,鸿蒙至元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

而北周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仙的层次出发,将神仙分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后也有升仙的希望与机遇,从而说明南北朝时已有“鬼仙”的说法。

唐时的《天隐子》又将神仙分为五类,称:在人称人仙,在地称地仙,在天称天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条目中则将神仙分为九品,称:“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真、圣之号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次第。这与《太真科》的分类方法大致相同。

总之,关于仙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后来《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

一.天仙品位

亦称“仙人”、“飞仙”、“大罗金仙”。指居于天府、能质升举。即运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为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重浊之形,化为轻清之炁;纯阳之体,尽为神通万化。届时体变纯阳,阳神已成,具有神通万化之功能。

三.地仙品位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无神通力之仙。据《天隐子》记载,在地为地仙。《仙经》云: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地仙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属于中等仙人。据《仙术秘库》载,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秘要经》认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从修炼角度上看,地仙为修炼之中成。丹道上讲指完成炼炁化神的胎养阶段。此时能够在长寿的基础上证到长生,但是尚无神通变化可言,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此时仍有呼吸和饮食,形质未能全部化为轻清。但修炼至此,容光焕发,步履轻疾,寿増无量。

四.人仙品位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钟吕传道集》:“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无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又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其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贻吐纳之训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仙。”《金丹真传`序》曰:“补完气血,复成乾体,复得外药,结成内丹,此人仙也。”《武术汇宗》:“有从下关用功者,不使真气泄于阳关,保守元气,镇守下田,不悟移鼎换炉之法,而安长生不老之果,或延寿于数百年,或延寿于数千年,久而不死,谓之人仙。”从修炼角度上看,人仙为修炼之下成。丹道上讲指炼精化炁的筑基阶段。此时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肉体坚固,长寿不老。其方法有:绝谷、忘情、纳津、吐纳、持静、持戒、存想、采日精月华、导引、闭息、自然、无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志,坚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乐延年,但有形之躯最终必坏。

五.鬼仙品位

又称“灵鬼”。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钟吕传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人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舌而已。”又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武术汇宗》:“一味闭目寂坐,冥心寂照,则静中寻静,悟人顽空寂灭矣.而未灭尽定,只炼得一个强定之阴神,到气尽时,阴神一出.便为灵鬼,谓之鬼仙。”从修炼角度上看,鬼仙为修炼之最下乘。丹道上讲指仅仅限于基础的性功修炼阶段。修证之时.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内守,悟人顽空。到撒手了结之时,定中能出阴神,阴神属于清灵之鬼,而非纯阳之仙。在修炼之时,有人年事已高,肉体衰朽,或者环境困难,无从保障,今生修成已无望,乃用此法,可出阴神,以为下辈子继续修证.同样属干鬼仙。此法有:投胎、夺舍、借尸、转世等。

问大道,问天地,问阴阳,是哪本经书?

没有混元忏这部经.但是.道教有一部类似您所要找的一部经.叫 "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简称 "混元真经 "全部经文如下: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

上香赞

清香高举。意达先天。大道康庄接祥烟。降鉴此心虔。展读真诠。无极证良绿。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水赞

无极真水。液体鲜明。净胱灵台智慧生。万物滋润荣。遐迩澄清。修道上玉京。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心真言

神诚净修。意诚净修。气诚净修。五脏诚净。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口真言

喉清净修。舌清净修。齿清净修。三业清净。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净身真言

体洁净修。清洁净修。整洁净修。一心洁净。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开经赞

元始天帝。混元圣贤。玄元一气启真诠。掌教无极天。阐理无边。神人共结缘。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 本 章

元始天尊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未分时。其气尚混沌。玄元聚一气。始肇启鸿濛。

分阴阳之象。乾坤始定位。天统开于子。其轻清之气。一万八百年。上浮而为天。日月与五星。

共称为七政。乃天之精华。地统开于丑。其重浊之气。一万八百年。下凝而为地。山川海河岳。

乃地之灵气。融和而结成。人统开于寅。有万物之灵。气禀于阴阳。道敦于化育。而生生不息。

与天地同参。故谓之三才。上天能覆物。下地能载物。万物众群生。尽受覆载恩。凡外具有形。

有质之体者。其内着有色。有相之迹者。合还本返原。均没为乌有。天地之定理。无偏亦无私。

如三清五老。神超于六合。亘古而长存。似太乙金仙。敛气于三界。历劫而不坏。悠然配元会。

神气永不灭。鸿濛既判肇阴阳。坤地干天已定位。万物秉气而化生。世界从此而造成。万物之中

人最灵。实乃天地之精英人生之初性本善。其性相近习相远。是故顺天者必昌。逆天而行者必亡

。人心若与天心契。自能成仙或成圣 三曹普度应天运。道化玄功自广达。莫因历劫罪业深。遂致

难偿冤孽债。返本还原启玄微。认理归真坚修志。从此说法明大道。应予信奉而勤修。道也者天

下为公。由天道而接地道。由地道再接人道。此乃大道康庄也。所以一心若二念。三毒染成难脱

苦。贪嗔痴者最难医。四非乃立身之本。非礼勿视得其正。非礼勿听得其正。非礼勿言得其正。

非礼勿动得其正。此皆修道之首要。五蕴未空道难成。须除色受想行识。六贼最难训降伏。眼耳\

鼻舌身意者。七情惹扰定伤身。喜怒哀惧爱恶欲。八邪最易动人心。眼观美色起淫念。耳听恶声

出秽语。鼻闻香味思饮食。口贪生灵开杀戒。心生邪念起狼毒。意追邪情起思惟。足行邪地想非

非。手乱举动不端庄。九思是学之初步。应当留心多思虑。视思明。明察秋毫。听思聪。闻理启

愚。色思温。和颜悦色。貌思恭。彬彬有礼。言思忠不欺不骗。事思敬三思而行。疑思问不耻下

问。忿思难息事宁人。见得思义不贪取。故学道有九思焉。十信为道之信念。以信为始愿为终。

信心坚定永不移。念心坚定永不忘。精进心力求上进。慧心静观达真理。定心一境不散乱。不退

心勇往直前。护法心爱护天道。回向心趋向功德。戒心戒备不虞心。愿心立意求大道。是故一心

无二念。远避三毒空五蕴。训伏六贼正四非。去八邪而平七情。亲九思而敦十信。则大道不远人

也。然则大道本康庄。须知先天有一气。混然一气生二仪。三才开于子丑寅。是故二仪生四象。

四象金木水火名。五行水火木金土。行者顺天行气也。上下四方谓六合。超出六合谓无极。七政

禀气悬于天。八卦干坎长震巽。离坤兑共为卦名。物象悬挂以示人。九宫乃北辰所居。取其数以

卜吉凶。十方乃东酉南北。与东南西南东北。酉北合上下之称。修道须知之概要。人能远欲则近

道。人能无欲可造道。无论男女能寡欲。处处方便可入道。无欲则清。清则静。静则明。明则入

真。所以先天之智海。慧珠朗然而出现。更能守正而勤修。则人道可接天道。所谓本立而道生。

圣人明训作右铭。三曹普度先修德。进修大道自然成。上可渡河汉星斗。气天诸仙成大罗。中可

渡人间生灵。芸芸苍生脱轮迥。下可渡地府幽冥。饿鬼畜生可超升。坐禅入定古修法。时运变迁

法亦迁。修德修身修功果。依然成道列仙籍。天尊喟然叹曰。时当叔季之秋。世道浇漓不堪。道

德沦亡已久。三纲五常不守。四维八德难行。人心趋向不古。颓风无力挽转。因而触怒天颜。降

灾厄成浩劫。岁岁瘟疫猖肆。世界干戈不息。世人三毒障深。五蕴八邪业重。如不悬崖勒马。早

日回头是岸。一旦失去人身。万劫难复为人。须知人之生也。负阴阳之神气。故有三魂七魄。死

则神气脱壳。三魂缈缈茫茫。七魄飘飘荡荡。不知何去何从。到此毫无把握。若非勤修有素。终

坠落地狱矣。由此而分善恶。天堂地狱之别。如能抱中守一。谨遵吾言而修。天堂大道宏开。回

归无极有望。只要一念纯真。地狱之门即破。魂虽散魄虽坠。人虽死体虽坏。修仙尚属有望。宜

依本经而修。则魂魄可重聚。神华与人无异。再造善功阴德。亦可达成鬼仙。从此再接再厉。神

仙亦可冀得。此乃地府修真。与人修道无异。五教均循此理。早已发扬光大。再论诸天高真。无

极南天主宰。以我此道真诠。广布天人周知。使其认理归真。脱离无常之业。

完经赞

混元宝卷。无极真诠。三曹普度降真传。说法启经。筵格守灵篇。先天赐奇绿。 皈命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

神话传说

夸父逐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大禹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共工触山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牛郎织女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水漫金山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人体50个奇经外穴有哪些

3.13督脉穴

Dumaixue

Points of Du meridian,DU.

3.13.1长强Changgqian(DU1)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3.13.2腰俞Yaoshu(DU2)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3.13.3腰阳关Yaoyangguan(DU3)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4命门Mingmen(DU4)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5悬枢Xuanshu(DU5)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6脊中Jizhong(DU6)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7中枢zhongshu(DU7)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8 筋缩Jinsuo (DU8)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9至阳Zhiyang(DU9)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10灵台Lingtai(DU10)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11神道 Shendao(DU11)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12身柱Shenzhu(DU12)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13陶道Taodao(DU13)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14大椎DaiZhui(DU14)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13.15哑门Yamen(DU15)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3.13.16风府Fengfu(DU16)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3.13.17脑户Naohu(DU17)

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3.13.18强间Qiangjian(DUl8)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3.13.19后顶Houdins(DU19)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3.13.20百会Baihui(DU20)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3.13.21前顶Q1anding(DU21)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3.13.22囱会Xinhui(DU22)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3.13.23上星shangxing(DU23)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3.13.24神庭Shenting(DU24)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3.13.25素髎Suliao(DU25)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3.13.26水沟Shuigou(DU26)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3.13.27兑端DuiDuan(DU27)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3.13.28龈交Yinjiao(DU28)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3.14任脉穴

Renmaixue

Points of Ren Meridian,RN.

3.14.1会阴Huiyin(RN1)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3.14.2曲骨Qugu(RN2)

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3.14.5中极Zhongji(RN3)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3.14.4关元Guanyuan(RN4)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3.14.5石门Shimen(RN5)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3.14.6气海Qihai(RN6)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14.7阴交Yinjiao(RN7)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3.14.8神阙Shenque(RN8)

在腹中部,脐中央。

3.14.9水分Shuifen(RN9)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3.14.10下脘Xiawan(RN10)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3.14.11建里Jianli(RN11)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3.14.12中脘Zhongwan(RN12)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3.14.13上脘Shangwan(RN13)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3.14.14巨阙Juque(RN14)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3.14.15鸠尾Jiuwei(RN15)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3.14.16中庭zhongting(RN16)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3.14.17膻中Dhozhong(RNI7)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14.18玉堂Yutang (RN18)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3.14.19紫宫Zigong(RN19)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3.14.20华盖Huagai(RN20)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3.14.21旋玑Xuanji(RN21)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

3.14.22天突Tiantu(RN22)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3.14.23廉泉Lianquan(RN23)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3.14.24 承浆Chengjiang(RN24)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4 经外穴标准定位

Jingwaiqixue Biaozhun Dingwei

Standard Location of Extra Points,EX.

4.1头颈部穴

Tojingbu Xue

Points of Head and Neck,EX-HN。

4.1.1四神聪siShencong(EX-HN1)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4.1.2当阳Dangyang(EX-HN2)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4.1.5印堂Yintang(EX-HN3)

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4.1.4鱼腰Yuyao(EX-HN4)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4.1.5太阳Taiyang(EX-HN5)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4.1.6耳尖Erjian(EX-HN6)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4.1.7球后Qiuhou(Ex-HN7)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

4.1.3上迎香Shangyingxiang(Ex-HN8)

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4.1.9内迎香Neiyingxiang(EX-HN9)

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

4.1.10聚泉,Juquan(EX-HN10)

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

4.1.11海泉Haiquan(Ex-HN11)

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

4.1.12金津Jinjin(EX-HN12)

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上。

4.1.15玉液Yuye(EX-HNl3)

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

4.1.14翳明Yiming(Ex-HN14)。

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4.1.15颈百劳JingbailaO(EX-HN15)

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4.2胸腹部穴

Xiongfubu Xue

Points of Chest and Abdomen ,Ex-CA。

4.2.1子宫Zigong(EX-CA1)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4.3背部穴

Beibu Xue

Points of Back,EX-B.

4.3.1定喘Dingchuan(EX-B1)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4.3.2夹脊Jiaji(Ex-B2 )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

4.3.3胃脘下俞Weiwanxiashu(Ex-B3)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3.4痞根Pigen(Ex-B4)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4.3.5下极俞Xijishu(Ex-B5)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

4.5.6腰宜 Yaoyi(Ex-B6)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4.5.7腰眼Yaoyan(EX-B7)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4.5.8十七椎Shiqizhui(EX-B8)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4.5.9腰奇Yaoqi(EX-B9)

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4.4上肢穴

Shangzhi Xue

Points of Upper EXTREMITIES,EX-UE。

4.4.1肘尖Zhoujian(EX-UX1)

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

4.4.2二白Erbai(EX-UE2)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键的两侧,一侧二穴。

4.4.3中泉Zhongquan(EX-UE3)

在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4.4.4中魁zhongkui(EX-UE4)

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4.4.5大骨空Dagukong(EX-UE5)

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4.4.6小骨空Xiaogukong(EX-UE6)

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4.4.7腰痛点Yaotongdian(Ex-UE7)

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

4.4.8外劳宫wailaogong(EX-UE8)

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4.4.9八邪Baxie(EX-UE9)

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

4.4.10四缝Sifeng(Ex-UE10)

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4.4.11十宣shixuan(Ex-UE11)

在手一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4.5下肢穴

Xiazhi Xue

Points of Lower Extremities,EX-LE。

4.5.1髋骨Kuangu(EX-LE1)

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两旁各1.5寸,一侧2穴。

4.5.2鹤顶Heding(Ex-LE2)

在膝上部,膑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4.5.5百虫窝Baichongwo(EX-LE3)

屈膝,在大腿内侧,膑底内侧端3寸,即血海上1寸。

4.5.4内膝眼Neixiyan(Ex-LE4)

屈膝,在膑韧带内侧凹陷处。

4.5.5膝眼Xiyan(EX-LE5)

屈膝,在膑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4.5.6胆囊Dannang(Ex-LE6)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4.5.7阑尾Lanwei(EX-LE7)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4.5.8内踝尖Neihuaijian(EX-LE8)

在足内侧面,内踝的凸起处(图83)。

4.5.9外踝尖Waihuaijian(EX-LE9)

在足外侧面,外踝的凸起处。

4.5.10八风Bafeng(EX-LE10)

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十穴。

4.5.11独阴Duyin(EX-LE11)

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

4.5.12气端Qiduan(EX-LE12)

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2 15:10:05  回复该评论
  • .1长强Changgqian(DU1)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3.13.2腰俞Yaoshu(DU2)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3.13.3腰阳关Yaoyangguan(DU3)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3.13
  •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2 22:23:23  回复该评论
  • 课程:1、在写一本玄幻小说,求解释真正的神的神格应该怎么定位?中国传统神格2、问大道,问天地,问阴阳,是哪本经书?3、神话传说4、人体50个奇经外穴有哪些在写一本玄幻小说,求解释真正的神的神格应该怎么定位?中国传统神格中国的不是神格是仙根小说修真划分:修真界:筑基 辟谷 金丹 元
  •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2 11:46:26  回复该评论
  • 办法。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
  •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2 21:11:21  回复该评论
  • 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又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
  •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2 18:26:53  回复该评论
  • 所要找的一部经.叫 " 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简称 "混元真经 "全部经文如下:太 上 无 极 混 元 真 经 上香赞清香高举。意达先天。大道康庄接祥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