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哈里森制造航海钟_哈里森航海钟定位原理

课程:

古代人怎么随时知道时间的?

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没有计时工具的时候,古代的一般百姓就是这样估计时间,虽然不会很精确,但不会耽误事儿的。

再说看了一辈子,他们会有一些经验的,而阴天时就会给古人时间的感上带来困扰,这时就单凭感觉和生物钟了。

可以说更夫本身就是告诉他人时间的,时间以他为准,他当然也得有谱才能当更夫。

如果你待要的话,就看看这个,介绍得很详细

在古代,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昼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种计时的方法。

古代计时制度 中国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上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日出、日入为作息的标准时间,就相当于把一天分为两部分,这是天然的不等时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对白昼各个不同时刻定有专门名称,例如旦、大采、大蚀、中日、昃、小蚀、小采、莫(暮)、夕等。后来,在夜间有五更五点剖狈īo即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并形成敲梆报时的习惯。等时法:西周时代,为了计量时间,根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把一天分为十二个等长的时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来表示.

另一种等时制是把一天均分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计时法,其产生年代尚无定论,但关于百刻计时的资料,既有文字记载,也有出土文物印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指出“昼夜百刻”,东汉马融注解《尧典》时说:“古制刻漏昼长六十刻,夜短氖?泰r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刻;昼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这里所讲古制,当指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汉以后历代都将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约,因此,各个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变。

古埃及、巴比伦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昼夜各分为12时。他们以日出为昼始,正午为昼6时;日没为夜始,子夜为夜6时。因为一年四季昼夜长短不等,不同季节每小时的实际长度也是不相等的。这种计时法传至欧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纪(见埃及古代天文学)。等时法:公元前八世纪,为了满足天文学的需要,古代巴比伦人制定了等时法。他们把一天分为24个等长的时段,即24时制。等时制后来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继承下来,并规定以正午作为一天的开始。这种计时法常应用于天文学,也称“天文时”。由于它对日常生活不太方便,从1925年起改为以子夜为一天的开始。

古代守时工具 其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流量计时 最古老的守时工具无疑是泄水型漏壶。后来有以沙代水的沙漏,有以油灯耗油量多少来计时的灯钟,也有燃香的香篆钟(香火在金属盒内沿篆字式的沟槽蜿蜒前进)等等。中国现存最古的漏壶是西汉时代的。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埃及水钟。

机械钟 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作水运浑象(见漏水转浑天仪),能显示恒星出没、中天等天象,与室外天象完全相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推动的机械钟。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所制的水运浑象,除能符合天象外,另立两个木人每刻自动击鼓,每辰自动击钟。这是张衡水运浑象的改良型机械钟。宋元佑年间,苏颂和韩公廉等共同创造水运仪象台。元代有郭守敬制的大明殿灯漏。明代詹希元造五轮沙漏。这些机械钟具有完整的齿轮系、凸轮和擒纵机构。欧洲的机械钟开始于十四世纪,此后盛行了约四百年。

摆钟 1582年,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1656~1657年,荷兰惠更斯把摆引入机械钟,从而创立了摆钟。1673年,惠更斯采用摆轮-油丝系统,造出一种便于携带的钟表。1735年,英国哈里森首次制造出航海钟,解决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中急待解决的航海定位问题。1896年,法国吉尧姆研制低膨胀系数的合金钢,造出精度极高的天文摆钟。如果把钟装入真空牟Aд帜讴o存放在地下室,保持恒温,即为天文摆钟,每天的误差不超过千分之几秒(见天文时计)。

古代测时工具 杆影测时 古人很早就知道,直立的标杆影长不断地随太阳在天上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看杆影比直接观测太阳要方便,但测时结果是不等时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就有春秋时代“立表下漏”测时的记载。用杆影测时法测定中午的时刻精度很高,是中国古代用来校正漏壶计时的主要方法之一。

日晷 在西汉时,中国就已使用日晷测时,中国通用的是赤道式日晷。它是根据针影的方向来测量真太阳所转过的角度。晷盘的刻度分成子、丑、寅、卯……,或分为100刻。北京故宫交泰殿前陈列有赤道式日晷。

古代航海中经度是怎么测定的?

约翰·哈里森发明的:航海钟H-4 是大航海时代测定经度最 准确的仪器!

钟表快慢如何调整钟摆?

钟摆的长度决定了时钟走时的快慢,钟摆越长,摆动越慢,要改变走时快慢,可上下移动摆砣,进而改变钟摆重心到挂钩之间的钟摆有效长度,缩短或加长实际钟摆长度,可通过转动摆砣上调节螺母来上下移动摆砣。

由上朝下看,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螺母会缩短钟摆实际长度,时钟走时会加快。顺时针转动调节螺母会加长钟摆实际长度,时钟走时会变慢。调节螺母转动1/3圈相当于每24小时调快/慢大约一分钟。请确保摆砣与螺母之间没有空隙,若有需要可将摆砣往下拉。

钟表原理

钟的机械动力仍由重锤提供,但擒纵器的摆动频率由单摆控制。一个与擒纵器心轴连在一起的L形杆伸向单摆,L形杆的杆头分叉,刚好卡住刚性的摆棍,单摆摆动时带动L形杆转动,从而把摆动的频率传递给擒纵器。

摆钟的优越性在于,单摆的频率与推动它的初始力量无关,而只与重力和摆长有关,这样守时机构就真的不再受到动力机构的干扰了。

古代人如何看时间

在古代,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昼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种计时的方法。

古代计时制度 中国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上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日出、日入为作息的标准时间,就相当于把一天分为两部分,这是天然的不等时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对白昼各个不同时刻定有专门名称,例如旦、大采、大蚀、中日、昃、小蚀、小采、莫(暮)、夕等。后来,在夜间有五更五点剖狈īo即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并形成敲梆报时的习惯。等时法:西周时代,为了计量时间,根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把一天分为十二个等长的时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来表示。另一种等时制是把一天均分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计时法,其产生年代尚无定论,但关于百刻计时的资料,既有文字记载,也有出土文物印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指出“昼夜百刻”,东汉马融注解《尧典》时说:“古制刻漏昼长六十刻,夜短氖�泰r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刻;昼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这里所讲古制,当指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汉以后历代都将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约,因此,各个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变。

古埃及、巴比伦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昼夜各分为12时。他们以日出为昼始,正午为昼6时;日没为夜始,子夜为夜6时。因为一年四季昼夜长短不等,不同季节每小时的实际长度也是不相等的。这种计时法传至欧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纪(见埃及古代天文学)。等时法:公元前八世纪,为了满足天文学的需要,古代巴比伦人制定了等时法。他们把一天分为24个等长的时段,即24时制。等时制后来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继承下来,并规定以正午作为一天的开始。这种计时法常应用于天文学,也称“天文时”。由于它对日常生活不太方便,从1925年起改为以子夜为一天的开始。

古代守时工具 其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流量计时 最古老的守时工具无疑是泄水型漏壶。后来有以沙代水的沙漏,有以油灯耗油量多少来计时的灯钟,也有燃香的香篆钟(香火在金属盒内沿篆字式的沟槽蜿蜒前进)等等。中国现存最古的漏壶是西汉时代的。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埃及水钟。

机械钟 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作水运浑象(见漏水转浑天仪),能显示恒星出没、中天等天象,与室外天象完全相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推动的机械钟。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所制的水运浑象,除能符合天象外,另立两个木人每刻自动击鼓,每辰自动击钟。这是张衡水运浑象的改良型机械钟。宋元佑年间,苏颂和韩公廉等共同创造水运仪象台。元代有郭守敬制的大明殿灯漏。明代詹希元造五轮沙漏。这些机械钟具有完整的齿轮系、凸轮和擒纵机构。欧洲的机械钟开始于十四世纪,此后盛行了约四百年。

摆钟 1582年,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1656~1657年,荷兰惠更斯把摆引入机械钟,从而创立了摆钟。1673年,惠更斯采用摆轮-油丝系统,造出一种便于携带的钟表。1735年,英国哈里森首次制造出航海钟,解决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中急待解决的航海定位问题。1896年,法国吉尧姆研制低膨胀系数的合金钢,造出精度极高的天文摆钟。如果把钟装入真空牟Aд帜讴o存放在地下室,保持恒温,即为天文摆钟,每天的误差不超过千分之几秒(见天文时计)。

古代测时工具 杆影测时 古人很早就知道,直立的标杆影长不断地随太阳在天上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看杆影比直接观测太阳要方便,但测时结果是不等时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就有春秋时代“立表下漏”测时的记载。用杆影测时法测定中午的时刻精度很高,是中国古代用来校正漏壶计时的主要方法之一。

日晷 在西汉时,中国就已使用日晷测时,中国通用的是赤道式日晷。它是根据针影的方向来测量真太阳所转过的角度。晷盘的刻度分成子、丑、寅、卯……,或分为100刻。北京故宫交泰殿前陈列有赤道式日晷。

古代授时 中国古代许多城市建有钟楼和鼓楼,靠击钟敲鼓向居民报告时间。在夜晚广泛流行的是打梆报时,用间断的梆声告诉人们更点。西方的教堂也有敲钟报时的制度。后来,也有用放午炮报时的。

古人有没有精确的计时方法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的计时法

1、 十二时辰制。

H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 二十四时辰制。

H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H 3、十时辰制。

H T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H 4、五时辰制。

H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H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H T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H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H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H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H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3 08:29:10  回复该评论
  • 。古代人如何看时间在古代,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昼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种计时的方法。古代计时制度 中国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上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日出、日入为作息的标准时间,就相当于把一天分为两部分,这是天然的不等时法。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3 08:40:57  回复该评论
  • 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H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