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云南省生态文明_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定位

课程: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目标是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扩展资料:

战略任务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一是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节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保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建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态文明建设

云南省应该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最美丽省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弘扬民族优秀生态文化,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第三条 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科学规划、区域统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全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察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

州(市)、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协调机构,具体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第七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保障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承担生态环境保护企业主体责任。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并组织实施。

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上级的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严守城镇、农业、生态空间,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强度,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主体责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整机制,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有关规划编制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城镇功能布局,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损害,保持城镇特色风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城镇。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扶贫开发,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与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相结合。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云南三大定位是什么?

“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三个新战略定位。

云南省长陈豪指出:“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战略布局,为云南确定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

2015年,云南聚焦三大定位精准发力,取得了新的成就。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云南省民宗委副主任徐畅江介绍,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云南去年投入1300多亿元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大理洱源县郑家庄,7个民族聚居一个村庄,亲如一家。“汉族春节、藏历新年、白族本主节,不管哪个民族的节,我们7个民族都一起过。”郑家庄村支书何家福说,每年中秋节,全体村民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以郑家庄为代表,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南绚丽绽放。

扩展资料:

——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云南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将其固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不少举措和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2015年,云南首创县域生态考核体系,取消生态脆弱贫困县的GDP考核,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滇池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通过不懈治理,滇池目前已进入复苏阶段,水质持续好转,生态不断改善。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消息,得益于滇池生态改善,湖滨湿地物种显著增加,消失30多年的野生鸬鹚又重现滇池。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提速。云南对建设辐射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的定位。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也呈全方位推进之势。

去年,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成功举办,外经贸成交额、签约金额创下新的纪录;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举办,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来华“拉游客”;红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获得两国签署。

参考资料:中新网-云南跨越发展蓄势启航 聚焦三大定位精准发力

云南省三个定位战略目标有哪些?

1、团结奋进,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3、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新高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云南省先后制定《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等政策法规,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市)。全省对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实现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全覆盖;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

从滇池治理到洱海、抚仙湖等九湖治理,以革命性的举措全面推进,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综合施治的彻底转变。2016年11月以来,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治理洱海,展开“七大行动”,对涉及洱海“绿线”以内居民实行生态搬迁,洱海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看得到山,见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洱海更清乡愁更浓”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涉及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云南与11个国家和43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与9个国家建立了11个双边多边地方合作机制;建成7大类、17个开发开放合作功能区,拥有18个国家一类口岸。云南提升沿边对外友好交流层次和水平,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

奋勇前行完成新时代的云南答卷: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美丽云南。云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立体生态体系日趋形成,坚持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云南将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让七彩云南全力展现宜人的气候、迷人的风光、优质的食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打造气候好、风光好、食材好、人心好的美丽云南。

建设“亲诚惠容”的开放云南。云南和中南半岛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以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把昔日沿边开放的末梢打造成沿边开放的前沿。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开展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人文互动,加强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惠及各国民生的务实合作,努力加快开放云南建设。

以上内容参考: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三个定位”建设新进展谱写发展新篇章

  • 评论列表: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2 14:31:22  回复该评论
  • 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2 19:45:25  回复该评论
  • 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扶贫开发,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与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
  •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2 12:27:22  回复该评论
  •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并组织实施。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上级的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生态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1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